【大紀元2019年02月04日訊】年關將近,為了反駁「過年沒有年味兒」的說法,大陸的官方媒體特意拿數據指稱,「91.3%的受訪者表示,家裡現在還遵循過年習俗」。比如,「回家團圓(74.7%)和拜年(68.6%)是最為普遍的兩種」。
「團圓」和「拜年」是否就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傳統習俗?就算是,也無法代表主流和全部。僅從調查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如今中國人對過年的要求實在是低的離譜,似乎也沒有機會去了解真正的、形式豐富、內涵深厚的傳統習俗。難怪有人會說,「現在過年,好像就剩下一家團聚的年夜飯了,吃過年夜飯,過年也就結束了」。
過年不講習俗,沒有年味兒,也就罷了。更讓人難以適應的是,僅有的「團圓」和「拜年」也越來越被「物質化」。連陸媒也發出了這樣的聲音:僅僅過個年,給孩子的壓歲錢、孝敬長輩的紅包、準備年貨等等就掏空了人們的錢包;不少人在期待著假期的同時,也開始擔憂;越來越多的人情往來,不僅增加開支負擔,更讓人們之間的交往多了一道形式,少了一絲真摯。有調查顯示,今年過年「37%的受訪者預計消費超萬元」、「3%的人預計消費將超5萬元」。
盼著放假,又害怕過年;盼著團聚,又害怕人情往來、送禮送錢;中國人這年過的,不知有多麼擔心、恐懼、糾結。有調查指出,95%以上的中國人都恐懼過年。其中,58.33%的人因為事業無成,錢包不鼓,怕被人追問收入;20.83%的人因為春運交通壓力大,票難買;16.67%的人則因為單身,怕被父母、長輩逼婚。此外,還有不少夫妻為了「該去誰家過年」也面臨「糾結」。
早在多年前,網絡上就已瘋傳過「80後過年九大怕」。其中,「怕年終獎少」居首。隨後是怕春運、怕催婚、怕親戚鄰居問工資、怕送禮、怕外甥侄子、怕堵車、怕同學聚會沒面子、怕提到自己的年齡。
對於過年,「擔心、恐懼、糾結」所折射的,不僅是中國老百姓捉襟見肘、囊中羞澀的經濟現狀,更是不少人崇尚金錢、愛攀比、愛炫耀的心理。幾十年來,中共官方竭力宣傳,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多麼豐厚的經濟成果。然而,大部分成果卻並沒有流入普通民眾的腰包。有權有勢的賺的盆滿缽滿,沒權沒勢的卻只能望洋興嘆。從那以後,整個中國有錢、沒錢的,都在「一切向錢看」。
為了發財、致富,有人攀附權貴、諂媚暴政;有人投機取巧、鑽營算計;還有人坑蒙拐騙、從事非法勾當。所謂「笑貧不笑娼」,正是在攀比心理驅使下的極端體現。一旦人們的眼裡、心裡都只有利益、金錢,人與人之間又怎會有情分?一旦整個社會都利慾薰心,家人團聚、親友會面又怎能讓人感受到真情?從中國人的人情往往只體現在紅包、份子錢的多少上來看,那些推杯換盞、禮尚往來就不是在表達情意,而是在進行交易而已。
有人說,與台灣相比,大陸有人情,卻沒有人情味。而這種「人情味」,說到底,就是一種推己及人、善待他人的有德表現。無論對陌生人,還是對親朋好友,傳遞善意才是結交情誼的基礎。而不少大陸人,別說考慮別人、善待他人;能少點「你爭我奪、爾虞我詐」就不錯了,連「殺人害命、用錢買命」也時有發生。然而,這卻是上行下效的結果,中共才是自私自利的楷模與榜樣。
中共治下的中國人重德的少,為惡的多,不僅是因為改革開放之後的外來影響以及錯誤導向讓中國人形成了唯利是圖的「金錢觀」,更是由於改革開放前30年的極端歲月以及暴力運動,早就摧毀了中華文明的道德根基。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中國篇)指出,「傳統文化從來講究敬神禮佛」;「祭祀敬神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其重要性排在軍事之前。敬神是幾千年中華傳統中最顯著、最重要的文化現象和生活現實」。然而,「經共產黨多年苦心經營、各種政治運動以及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各種暴力鎮壓、敗壞宗教、廢除信仰,加上黨文化、無神論的灌輸教育,年輕一代早已經沒有了佛道神信仰」;「傳統建築、古蹟、寺廟、器物、文物等等被毀,神、人關係被進一步切斷」。
與神切斷了關係的中國人,自然不知拜佛、敬神的重要以及由此來謹守善念、提升道德的深刻內涵。就拿過年來說,既然是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的傳統,那麼家家戶戶在此時祭祀、敬神,就必然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臘月二十三就開始祭「灶神」;大年三十要守夜、「辭舊歲」;初一大早就得迎神、祭祖,並由此開啟新的一年。
然而,今天的中國人又對此了解多少,甚至照此去做呢?丟失了敬神、禮佛的傳統,過年的習俗也變得簡單、膚淺、世俗化。再加上,大家把錢看的比人重要,團圓、拜年成了形式、而沒有味道,也就不足為奇了。一旦把這種形式強加於人,甚至變成赤裸的交易以及貪腐的機會,中國人不躲、不怕才怪呢!
責任編輯: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