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1月01日訊】近日,中共最高權力部門發布政令,力推戶籍改革。其中最「重磅」的就是「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如官媒所說,「按照最新的落戶規則,除了直轄市、省會、副省級城市,其它城市基本上都要實現『零門檻』落戶」。
有人說,「這項改革並不算意外」,因為「十九大報告」曾明確指出,要「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如今,連人社部也趕緊替主子發聲,稱「改革充分尊重勞動力、人才為了實現個人價值自由遷徙的權利」。
中共搞戶籍改革,是為了尊重勞動力、實現個人價值、自由遷徙。這話說出來有人會信嗎?就拿「自由遷徙」來說,百度百科認為,「作為一項憲法上的權利,遷徙自由不單純是一個能不能在遷徙地登記上戶口的問題」;「也應當包括職業選擇的自由,直接打破的是地域歧視和基於地域差別而形成的某些身分上的差別」;「比如說城市對鄉村的歧視」。
也就是說,為了實現自由遷徙,政府首當其衝要解決的,就是能否「在遷徙地登記上戶口的問題」。因為所有的歧視都因戶口本身所存在的差異而來。換言之,戶籍制度本身就是問題所在。然而,如今「放開落戶」的,卻只有「部分城市」。類似「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仍在「管控人口規模」;中國人要想在這裡落戶,仍比登天還難。
大陸有媒體甚至公然指出,「對於縣城、四五線城市來說,它吸引的更多可能是農民進城;而一般的三四線地級市,則可能就是一般的中專、大專畢業生;省會、副省級城市,則主要以本科以上的大學生為主」。這意味著,中國農民要想自由的遷徙到「省會、副省級城市」居住,基本上就是沒希望的。
此外,「處在中心城市群內部的……三四線城市,將是最大贏家」。這足以表明,中國因權力而存在、受權力庇護的「中心城市」仍然具有最核心的地位。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從非中心城市向中心城市遷徙,仍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在中共一黨獨大的極權社會,任何群體無論身在何處,都只能被歸入兩類,即「權力依附型」和「非權力依附型」。這兩類曾是某學者用來劃分中國的大、中、小型公司的。但此後人們發現,對中國紛繁複雜的群體進行劃分時,也同樣適用。
為了方便自己大搞特權、壟斷資源,中共正是依照這兩類給中國人貼上了本身就帶有歧視性的「戶籍」標籤。幾十年來,中國人只能按照與權力之間的關係遠近,棲身在與之相對應的地域。
不依附權力,底層就永遠不可能向上層流動。從如今中共出台的政策來看,中國連底層人群在底層區域的遷徙和流動,都得經由中共批准才行。只要戶籍制度存在一天,中國人就毫無遷徙自由可言。
那句「寒門難出貴子」,中國人留著血淚、喊了若干年。高考分數線以及考題的千差萬別,不就是因為戶籍制度的劣根性在隱隱作祟嗎?寒門學子就算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也不見得能真正落戶在北、上、廣。沒有北、上、廣的戶籍,再優秀的人才,也覺得離成功尚有一步之遙。即便住在權力中心,也很難擁有權力,甚至無法享受最基本的權利。正如「北漂」中或許不乏成功人士,但他們與北京戶籍人口之間,仍佇立著一座無法翻越的高牆。
中共連基本的遷徙自由都不給中國人,更遑論對勞動力與人才的尊重了。中國人起早貪黑的工作,至今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勉的國民之一,但他們所擁有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卻少的可憐。究其原因,全在於中共的狂征暴斂。為了斂財,中共千方百計的搜刮民脂民膏,剝奪其權利和尊嚴。
說到「流動」,發生在中國人身上的頻次其實並不低。每年的春運大軍就足以凸顯,中國的流動人口群體到底有多龐大。然而,這種流動卻並非出於中國人的自由意志。他們只是被迫背井離鄉,在陌生的城市過著饑寒交迫、居無定所的生活。
曾有調查以「你的夢想是什麼」為題,對中國人進行採訪,得出的回答竟然是「躺在老家掙人民幣」。由此足見,中國人其實並不樂意遠離故土、過著漂泊的生活。中共出台政令強推農民進城,這不僅是對其遷徙自由權利的剝奪,更是在折騰農民,不想讓其過上踏實的生活。說到底,中共從未想過要符合人民的意願,為人民謀福祉。
正是因為不想給人民自由,中共才會處心積慮的歪曲自由。任由中共來安排的自由,決不是真正的自由。中共深知,中國人一旦擁有自由,他們最迫切的選擇,就是讓惡黨下台。中共凌駕於人民的自由意志之上,其政策與民為敵,其結局必然解體。
責任編輯: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