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12月31日訊】1900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英、美、法、德、意、日、奧、俄,八國聯軍,在極短時間內,打進清朝的首都——北京。清政府最終不得不跟八國,另加西班牙、比利時、荷蘭,共11國簽訂《辛丑條約》,賠款4億5000萬兩白銀等。
如何看待這件大事?一種說法是,中國人的武器不如人家先進,所以失敗。
這個說法不成立。當時,清軍武器裝備不比八國聯軍差。清軍在北方的主力「武衛五軍」,即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袁世凱的新軍、宋慶的豫軍和武衛軍統帥榮祿自領的中軍,都配備了洋槍洋炮。
以聶士成統帥的武毅軍為例。武毅軍戰鬥人員16,200人。步兵裝備德國造毛瑟11毫米口徑單發步槍,德國造11毫米口徑連發毛瑟步槍,共計10,000支。7·9毫米口徑毛瑟步槍2100支。騎兵裝備奧地利產8毫米口徑曼利夏連發騎槍1400支。軍官裝備6發轉輪左輪手槍。炮兵裝備75毫米克虜伯大炮16門,60毫米後裝炮32門,57毫米速射炮32門。
下面是一張聯軍在天津繳獲的中國新式軍用物資報告單:
36門克虜伯大炮,口徑87毫米,大部分仍裝在箱中;
60門克虜伯大炮,口徑70毫米;
42門諾爾登費爾德式速射機關炮,口徑57毫米;
42門諾爾登費爾德式機關炮,口徑47毫米;
42門大炮,部分為諾爾登費爾德式,部分為上海機器局製造,口徑37毫米;
10門速射機關炮,口徑37毫米;
20門小口徑速射機關炮;
3萬支具有最新標記的毛瑟槍和曼里徹式來福槍;
3萬把刺刀、軍用品及其他。
英國公使在給英國政府的報告中寫道:「這份報告單是一位意大利軍官編制(不包括該武器庫中儲存的巨大數量的軍用物資)。關於這份報告單的驚人事實,在於那些新型大炮和來福槍。有人告訴我說:曼里徹式卡賓槍的類型,比供給在華作戰的奧匈部隊的那些卡賓槍更新式;那些克魯伯大炮絕對比德國人所有的大炮更新式。」【1】
8月4日,八國聯軍1萬6000多人從天津向北京進發,擊潰10多萬裝備精良的清軍加義和團,14日,攻入北京。
8月15日,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倉皇逃出紫禁城,一路往北,再往西,逃了2000多公里,最後,逃到西安。
為什麼清軍武器裝備並不比人家差卻兵敗如山倒?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第一,變法與盲目排外
在八國聯軍進北京前兩年,北京發生另一件大事——戊戌變法。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古老的中華帝國遇到西方文明的強勁挑戰。中國一次又一次戰敗、割地賠款,促使有識之士不斷思考應對之策。
最早思考的結果,是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的「思夷長技以制夷」,即要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抵抗西方列強入侵。之後發生的洋務運動,建兵工廠,從國外引進先進武器等,都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進行的。1894年甲午戰爭失敗後,有人認為,「師夷長技」還不夠,還要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理論,於是,嚴復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理念引進中國。再往後,有人提出必須變法圖強。於是,有了1898年的戊戌變法。
但是,當改革觸及到最核心問題——最高權力時,觸礁了。當時,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多年,光緒皇帝想通過變法,把最高權力從慈禧手中奪回來。這下犯了大忌。慈禧一怒之下,將光緒囚禁在中南海瀛台,捕殺維新派人士譚嗣同等,持續103天、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以失敗而告終,改革嘎然而止。
此後,慈禧太后一直在反思,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思來想去,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都是洋人的錯。洋槍、洋炮、洋思想、洋改革,改來改去,竟改到自己頭上了;必須與西方徹底「脫鉤」,閉關鎖國。
1900年6月21日,清廷向英、美、法、德、意、日、奧、俄、西、比、荷11國宣戰;鼓勵殺洋人,「殺一男夷者,賞銀五十兩;殺一女夷者,賞銀四十兩;殺一稚子者,賞銀二十兩」【2】。
在當時西方國家迅猛發展、中國已嚴重落後的情況下,清朝惟變法可圖強,惟開放可取眾家之所長而自強。但是,以慈禧為首的極端保守派,既反對變法,又拒絕開放,以保住最高權為首要目的,對列強採取了最愚蠢也是最極端的行動。
這些行動與天理人心背道而馳,招致列強強烈反對。
逆天而行,清王朝縱有洋槍洋炮,也枉然。
第二,宗教信仰自由與滅洋教
在西方,宗教信仰自由是一件大事,比如,美國,宗教信仰自由是立國之本。教會、教堂、神職人士,都是受到特別保護的。信仰宗教的人,都信神。信神的人都相信,人是神造的,神主宰天地萬物。
慈禧太后排外,找到的一個重要對象是洋教;排外的一個突出表現是滅洋教。滅洋教的方式,就是鼓勵毀教堂、殺傳教士等,全國各地大小教案接連不斷。
1899年秋到1900年夏,各國政府多次發照會,請求清政府信守它簽訂的國際條約中的傳教保護條款,制止仇殺基督教人士和毀滅教堂等。但是,所有外交努力,均告失敗。
1900年7月9日的「太原教案」是最典型的一個案例。當天,山西巡撫毓賢殺了33名外國新教傳教士及其子女、12名天主教傳教士及華人基督徒。傳教士遇害後,他們的衣服、戒指、懷表被掠走,頭顱被懸掛在城門示眾。曝屍一天後,中國教民將被「剖心棄屍」的外國傳教士祕密埋葬;5天後,200名教民被處死。
一個浸信會信徒目睹了巡撫衙門殺人的全過程。他寫道:「首先被帶上來的是英國浸信會傳教士Mr Farthing,他的妻子緊緊抓住他。Mr Farthing輕輕推開妻子,走到行刑者跟前,跪了下來,一言未發。劊子手一刀砍下他的頭顱。緊接著被殺害的是Hoddle先生、Beynon先生、Lovitt博士和Vilson博士,他們的頭顱都是被劊子手一刀斬斷的。巡撫毓賢這時候顯得不耐煩了,嫌殺人速度太慢。他讓他的衛隊協助去砍殺其餘的人;他的衛士個個佩帶長柄的重劍。接下來被殺害的3個傳教士是Stokes先生,Simpson先生和Whitehouse先生。Whitehouse先生被一刀斬首,但是前兩個受難者被剁了好幾刀,人頭才滾落地。殺完新教男性傳教士之後,婦女被帶上來。Farthing夫人手拉著3個孩子,孩子們緊緊依偎著母親。劊子手揮刀砍下母親的頭顱後,孩子們也被一一砍頭。」【3】
華北的直隸、山西、內蒙,以及東北,普遍發生針對外國人和中國基督徒的屠殺事件。
據教會方面統計,1900年夏,2萬多名中國教徒被殺,241名外國人被殺。利瑪竇等對中國作出傑出貢獻的傳教士及其上百名同仁在北京的墓地,都被刨墳掘墓,剉骨揚灰。
清政府瘋狂殺傳教士或基督徒,是八國聯軍進北京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不斬來使」與圍攻外國公使館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說法。這個說法源於春秋時期宋國的華元作為使者,只身前往楚軍軍營談判,要求楚軍撤圍宋國都城,兩國停戰,華元作為人質留在楚國,這一規則逐漸演變為「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慈禧太后排外,找到的第二個重要對象是外國公使館人員;排外的另一個突出表現是令軍隊和義和團攻打外國公使館。
6月11日,日本公使館書記官杉山彬在北京街頭被清軍殺害。「先斷其四肢,又割其身體,蓋山彬實受支解之刑矣」【4】。
1900年6月20日,德國公使克林德離開東交民巷,前往清政府總理衙門交涉公使撤離之事,途中被清軍擊斃,懸首於東安門」【5】
6月20日,清軍開始圍攻外國公使館,到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持續55天。大部分外國公使館被焚毀;各國外交官、家屬及使館庇護的中國人,紛紛躲到建築堅固、能容納近千人的英國公使館避難。在清軍和義和團的猛烈攻擊下,英公使館內,71人遇難,數百人受傷。【6】
英國公使館久攻不下,清軍和義和團想到了火攻。6月23日傍晚,他們縱火焚燒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圖書館——翰林院,試圖一舉燒毀與翰林院一牆之隔的英國使館。這把大火,不僅將翰林院輝煌的建築焚毀,而且將數萬卷古籍善本化為灰燼。【7】
斬來使,攻使館,殺外國僑民,是八國聯軍進北京的第二個重要原因。
第四,中央「宣戰」與地方「中立」
八國聯軍進北京前,清朝統治階層分為主戰派與主和派。前者以極端守舊勢力為主,後者以比較了解洋務的地方實力派為主。
戊戌變法失敗後,圍繞在慈禧身邊的極端守舊派,天天跟慈禧說洋人的壞話。洋人支持光緒皇帝搞戊戌變法,讓慈禧恨洋人恨得咬牙切齒。1900年6月16日深夜,有人將一份偽造的要求慈禧歸政光緒皇帝的照會送給慈禧,把慈禧氣得七竅生煙。
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緒名義,下令向11國宣戰。
當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閩浙總督許應騤等,以有人「矯詔、亂命」為由,拒絕執行對列強宣戰的命令,發起著名的「東南互保」,公開聲明在戰爭中保持中立。6月26日,《東南互保條約》在上海簽訂。江蘇、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廣東、山東、浙江、福建、四川、陝西、河南等省先後參加了「互保」。
這是清末地方實力派首次公然聚眾反抗朝廷。這一事件使八國聯軍進北京沒了後顧之憂。
第五,清朝最高統治者利用義和團製造了一場大災難
首先打出「扶清滅洋」旗號的義和團首領朱紅燈,1899年1個月的時間裡,平均每天搶劫3個村莊,是一個地地道道打家劫舍的土匪。【8】
1900年5月12日,義和團在河北省淶水縣高洛村大開殺戒。該村34戶人家信奉天主教。義和團趁信徒下午在教堂望彌撒時闖進去,將一名外國傳教士和中國信徒殺死。然後去教民家,不分男女老幼,斬盡殺絕。接著搜索財物,放火燒屋,34戶人家140多人無一倖免。【9】
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政策,最初是鎮壓。經過一番權衡後,慈禧決定利用義和團,為她排外的目的服務。
6月7日,義和團大規模「進京勤王」。
上有慈禧撐腰,義和團在京城內外開始瘋狂禍亂。
御林軍「虎神營」的翼長阿克丹(二品大員)因為曾經入教,被義和團斬首示眾。工部尚書陳學棻到衙門上班,一夥義和團吵吵嚷嚷而至。陳尚書責備他們「無狀」,「匪怒以刀砍之」,既而開槍掃射,陳尚書和其他3名官員倒在血泊中,當場斃命。【10】付都統慶恆是端王載漪的親信,因私怨遭義和團下毒手,一家老小13口被活活折磨至死。【11】
當時義和團流行的順口溜「吃麵不擱醬,炮打交民巷;吃麵不擱醋,炮打西什庫」,就是他們攻打東交民巷使館區和西什庫教堂的自供狀。據時人記載:「逢吃教者,無論男婦老少,隨意殺在當街矣,無人過問。教民之屋,無論市房住宅,任意焚燒毀折,無人敢救」。【12】
「崇文門內,屍如山積,燈市口、勾欄胡同、大柵欄、珠寶市等處,被害尤甚」。【13】 「市區內屬於7個外國傳教士機構的34所住宅、18座教堂、12所男童學校、11所女童學校、4所職業訓練學校、11個藥房和7家醫院,均被義和團摧毀。英國外交官在西山造價高昂的新別墅以及屬於教會的33個產業被焚毀殆盡」。【14】
6月16日,義和團在前門外大柵欄焚燒「老德訊」洋貨鋪和「屈臣氏」洋藥店。結果,把北京最繁華的前門大街一帶燒成廢墟。1000多家巨商大鋪、7000多個民宅被化為灰燼;正陽門城樓也被燒塌。京師24家鑄銀廠全部被焚毀。【15】
八國聯軍進北京後,很快就平息了義和團製造的騷亂。
清軍兵敗 內因是最關鍵的原因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清朝最高統治者盲目仇外、排外的決策,是清軍慘敗最重要的內因。
宗教信仰自由,是治國安邦之本。無論東方西方,所有正教正信,都是信神的。迫害乃至殺害信神敬神的人,必遭人責天譴。
清廷縱容義和團、清兵、地方官員濫殺傳教士、基督徒,包括婦女兒童,違背天理人心,豈能不敗?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警醒後世中國當政者:逆天而行,小則危及自己的身家性命,大則可能有亡國之禍。
注釋:
【1】英國公使Sir Claude MacDonald寫給英國政府的報告。
【2】晚清權臣景善:《景善日記》
【3】Peter Fleming:The Siege at Peking
【4】普特南‧威爾:《庚子使館被圍記》
【5】《景善日記》
【6】Peter Fleming:The Siege at Peking
【7】普特南‧威爾:《庚子使館被圍記》
【8】王樹增:《1901》
【9】清史專家高陽:《慈禧全傳》
【10】王秀楚等:《清朝史料彙編》
【11】胡思敬:《驢背記》
【12】張黎輝輯:《義和團運動散記》
【13】柴萼:《庚辛紀事》
【14】Martin Miller:China: Ancient and Modern
【15】常青:《話說1900年:北京的浩劫》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