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11月10日訊】2019年9月24日,在阿里巴巴成立二十年之際,在杭州舉行的2019年度阿里巴巴全球投資者大會上,阿里巴巴新任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談到了阿里持續高速高質量增長的祕密,仍然是用這幾年非常時尚的說法,創新這個詞。他說:「過去20年阿里巴巴創新不間斷,每年都有創新。因為我們相信,要豐富阿里生態系統,關鍵是創新。」
回顧阿里巴巴走過來的足跡,看看阿里巴巴到底創新了什麼,阿里巴巴創新之路到底是什麼。這個被媒體宣傳是成功創業,曾經使得無數有志青年魂牽夢繞,幻想著夢想成為的角色,也能創立像阿里巴巴這樣擁有萬億財富的公司,也能一夜暴富的偶像。我們來回顧阿里巴巴發跡的歷程。
按照阿里巴巴自己和大陸媒體宣傳的口徑來看阿里巴巴的發展成功的軌跡。
1999年,阿里巴巴創立,次年即推出產品「中國供應商」。阿里巴巴BTOB平台一直是馬雲得以驕傲的平台,在2017年馬雲稱:「直到今天為止人家還說美國沒有成功的BTOB,沒有上市公司做BTOB。」「我們打著望遠鏡也找不到競爭對手。」
問題時,既然阿里巴巴BTOB平台像馬雲所說得那麼值得驕傲,這麼多年,為什麼全世界互聯網巨頭都不做BTOB呢?是壁壘高,還是技術太先進?為什麼別人都不做呢?互聯網公司發現那個BTOB創意沒有實際意義,企業採購與個人零售不同,採購量較大,交易額較大,商家不論是買家,還是賣家,都有專門部門,通過各種渠道的資訊、溝通,從傳統的郵寄和傳真、電話,到現代的電子郵件;從線下的交易會,到線上直接在商家的公司網站上諮詢,非常方便簡潔。
在中國大陸,專業、垂直BTOB電商平台往往比綜合性BTOB平台更貼近客戶,在行業上為客戶提供更深入的服務,更下功夫。但即使這樣,這些BTOB平台經營狀況都不好。那阿里巴巴這個綜合性BTOB平台經營狀況又怎麼能好呢。
就阿里巴巴本身BTOB的定位來說,阿里巴巴宣稱,它定位在小企業的外貿市場,外貿交易對賣家要求更複雜,買家要了解賣家,賣家也要查買家虛實,賣家通常還會去看工廠環境、設備情況,還存在交易合同、預付定金、發樣品、修改樣品、法律文書等,線上根本無法解決,所以BTOB這種模式解決不了,也就是BTOB沒有市場(不是「幾乎沒有」,而是「一定沒有」)。如果說有的互聯網公司還存在找不到盈利模式,那這種BTOB就根本沒有盈利點。
在大陸做外貿的知道,除了那些品牌產品、大品牌之外,那些沒有品牌、不講品牌的商品貿易,外商往往是跟人不跟廠,就是在大陸找個代理人,看重業務員個人的信譽和品質。
這也打破了一個說法,說馬雲擔心易趣會進軍BTOB,因此為了防禦易趣的進攻,便進軍C2C,已構成防禦。可是直到今天,沒有一個國際大的互聯網公司再做BTOB,反倒是馬雲以這個藉口自己也去做C2C了。當年沒有多少人看好阿里巴巴的BTOB項目,那些曾經涉足阿里巴巴BTOB的,也都早早撤出了,這就是為什麼高盛一有機會趕緊把自己手上的阿里巴巴股份變現。
2012年後,阿里巴巴曾提倡進行平台線上交易,說定金、發樣、驗廠、糾紛等這些問題已經解決的行業,走線上基本沒問題。真不知道哪個企業真得到了沒事幹,商家與客戶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開始交易,再商量,簽完合同後,再到阿里巴巴平台走形式,去交錢,難道是這些公司沒事幹。為什麼要到阿里巴巴BTOB平台上刷單,有什麼意義,誰會得到好處。
那為什麼馬雲還堅持阿里巴巴的BTOB平台呢,說好聽點是個噱頭,用來宣傳。阿里巴巴自己對這個BTOB平台上的宣傳都是玄而又玄,以至於針對盈利模式,實在不好講了,就編出一套話來,「……是組合盈利拳,是進化盈利鏈,是動態發展的盈利模式。將其歸結到企業戰略和核心競爭力的一個共同點上,就是「難以模仿」。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是難以模仿的一個典型。」說了這麼大得一堆套話,到底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是什麼。不知道,也沒看懂,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名詞,摸不著邊際。那追問一句到底是怎麼盈利?從來不說——其實是沒有,所以才故作神祕的弄出那麼多東西來。那到底是幹什麼呢?有一點,神祕是騙子的一個手段。甚至可以肯定,如果有盈利,都不會是正道。
一個佐證的例子,是阿里巴巴BTOB平台漲價,2017年將年費從3680元(RMB)/年上漲到6680元(RMB)/年,奇怪的是網站像死一般寂靜,竟沒有對此有異議的,更沒有提出抗議的。讓人感到那平台就跟鬼城一樣,死一般寂靜,漆黑一片。甚至常有網友留言抱怨「1688的服務器是不是崩潰拉,登入不上!」。連服務器垮了都不知道,道具壞了竟然不知道,這哪是有交易啊。
那麼,阿里巴巴BTOB平台到底在幹什麼呢,阿里巴巴稱「目前核心電商收入核心商業模式源於對平台賣家收取的廣告營銷費用、平台銷售佣金和會員費。2018財年P4P直通車 和鑽展收入達到1198億元,同比增長43.4%,占公司總收入比例47.9%……」
這段話讀起來很吃力,但主要是幾點,廣告營銷費用、平台銷售佣金和會員費,P4P直通車和鑽展收入。
看看阿里巴巴的微博,內容主要是幾個類型,紅色宣傳、被稱為軟文的勵志雞湯,再就是展會信息。
在阿里巴巴微博上,唯一靠近生意的就是展會信息。這不是電商新模式,但靠一個月一次的展會盈利,這好像真是一個創新模式。最近的一個是九月份的「商人節」,看了一下,阿里巴巴自己的宣傳:
「工業品怎麼買最划算?1688商人節工業品牌活動攻略了解一下:
1)津貼補貨券助力,下單更優惠
2)1元拿樣,先到先得
3)店鋪新人首單優惠
4)工業品牌專享無門檻紅包
更多優惠,戳鏈接逛會場哦[鮮花]O網頁鏈接 」
仍然是用利益引誘人去看,津貼補貨券,1元拿樣,工業品牌專享無門檻紅包,門檻都沒有。這一切只是為了宣傳,連具體實施都沒有了,但宣傳的標題卻驚人。
2018年阿里巴巴「新採購峰」的宣傳文章標題是《全球「巨無霸」齊聚阿里1688,談了一樁20萬億的大生意》、《萬億企業採購市場,阿里再次發力》,動輒「萬億」,張口「20萬億的大生意」。中國GDP被說成最好時也只有90萬億人民幣,阿里巴巴一個採購會就創造了20萬億。
在阿里巴巴的微博上,提到新採購峰會的兩條內容,「8月8日#新採購峰會#倒計時9天!全球大企業總裁近500人齊聚杭州阿里巴巴,盡請期待哦~ 」還有一條提到「大型央企,國企,外企,全球500強在大會現場」,這些展會更像中國政府在組織一些活動,除了大型央企,國企,還有全球500強外,還能看到各級政府的身影。
我看了一下新採購峰會報導的跟貼,不過三個,其中有兩個是扯閒話的。有一個跟貼在網上很認真地問,想去參加「怎麼以公司名義報名參加?發郵箱沒回,阿里旺旺也沒人回」。對這個提問至今一直沒有答覆。恰恰就是這個很認真的、想去參加的提問,把這個活動弄得很穿幫,說明根本沒有人管,這一切就是為了一個宣傳,甚至連細節都不做了,想參加沒人搭理。
這套把戲太熟悉了,中共慣用啊,一方面花錢請人來玩,裝門面,順便腐敗腐敗,這麼多大企業總裁,被請來免費旅遊啊;另一方面告訴世界,又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有多大營業額度。
阿里巴巴宣傳所謂BTOB線上、虛擬交易本身就是一個騙。騙一定是為了利益。有人說阿里巴巴的淘寶太多假貨,是阿里巴巴的罪。這個說法是沒有看到實質,阿里巴巴(淘寶)是在系統性造假,而且催生造假產業鏈。如果說阿里巴巴什麼創新最好,那就是「造假」。準確地說,不只是阿里巴巴,看看騰訊、百度這些中國互聯網公司,其財務造假的創新水平讓一般會計審計公司都望塵莫及,它的造假不是停留在字面上和帳本裡,而是更深入到各個環節,阿里巴巴通過制定規則,來引導商家和客戶、小店家,甚至上下游的關聯商家,讓用戶、客戶、供應商、服務商,全員主動參與,進行一個全員參與的協同造假工程。
上面提到的阿里巴巴微博上的軟文,勵志雞湯式樣的軟文就是由托(俗稱五毛)寫的一種文章,「軟文」這個詞可能不是騙子發明的,但軟文是網絡和媒體騙子願意用的方法,阿里巴巴在網絡和媒體上的軟文多半有點像傳銷一樣,用情感騙人,通過某感人的故事,用循循膻誘的方式,把那幾乎看穿騙局,已經死心的你再一次騙進來,讓你相信淘寶一定能掙錢,是你之前的方法不對,要繼續努力,繼續投入,阿里巴巴還有新的花花腸子,再投入點錢,再努力上一把當。
在中國大陸,有一個現象,當網友質疑為什麼阿里巴巴BTOB平台大部分商戶幾乎沒有銷量,像空城一樣時,立即出現形形色色的各類「網民」在那耐心引導你,幫阿里巴巴解釋。很早就有說,阿里巴巴,或者說大陸的互聯網公司都派有專人負責監控各大網絡論壇,時刻保持對網民反映關於它們的問題的引導,就是網絡輿情員,俗稱五毛黨,或者托。只是一直沒有弄清楚,到底這個五毛黨是大陸互聯網公司發明的被中共模仿去了,還是它們都有共同的理念,想到一處去了。在這方面大陸互聯網公司不論是為中共考慮、還是為自身解脫,都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維持著大量自己的網絡輿情員(五毛黨)。
觀察阿里巴巴,它的行事風格和宣傳手法與中共同出一轍。熟悉中共的用中共黨史對照阿里巴巴,一目了然。只是不清楚,是阿里巴巴對中共的模式、手腕理解得非常透徹,還是一直接受中共的指揮,它的整個發展過程,甚至它的一招一式完全透徹出中共的手法。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