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祁一一香港綜合報導)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表示,法治是社會的基石,而法治與社群意識有直接關係,學生要成為未來領袖,就需要學習法治中的包容、尊重及妥協,建立社群意識。
馬道立30日出席香港中學校長會舉辦的「教育論壇 2019:課程的未來‧未來的課程」,他致辭時以「今日學生,明日領袖」為題說,「法治是社會的其中一個基石」,法治精神強調追求自由及權利的同時,要尊重別人和社會。有關法治最常見的問題是法治的涵義,以及如何證明法治真正存在。他提到,《基本法》確保港人享有投票或參選等基本權利,以及言論、宗教、新聞自由,證明法治在本港真實存在。
他還提到,在本港法官的誓詞中,提及他們要守法、秉持操守、正直處理案件,這些均體現司法獨立的關鍵。
馬道立又指,學生要成為未來領袖,最重要是學習社群歸屬感。社群歸屬感的根本包括包容、尊重及妥協,這三項質素亦是學生欲成為未來領袖時需要的條件。而教育是培育年輕人有關社群意識的途徑,如何讓學生學習這個新概念很重要。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則在致辭時表示,留意到近期社會運動(反送中運動)中,網民透過互聯網很快速、有效率及民主地作出決定,無論你是否喜歡,這個趨勢正在來臨。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未來的教育方向,教師應該重視培育學生的創新想法及溝通能力。
理大生戴「V煞面具」抗議
另外,理工大學約100名學生及畢業生30日下午在校園發起快閃遊行,沿著校園飯堂至民主牆,途經百步梯,然後返回起點。
出發前,學生表明和平進行遊行,希望校方不要干預,遊行的學生穿著黑色衣服,畢業生則穿著畢業袍,全部人都戴上「V煞面具」,以電影象徵表明信念是刀槍不入。
學生在畢業禮後集會並發表聲明指,日前(28日)在哲學博士畢業生頒授學位典禮上,校長滕錦光拒絕與戴口罩的博士畢業生握手及拍攝合照,是自我政治審查,帶動打壓學術自由的風氣。
理大反送中關注組譴責各種制度暴力,認為不論生病或政治表態,學生都應該有自由選擇是否帶口罩,批評校長的舉動不禮貌。此外,過去四個月,他們曾邀請校方對話,但遭拒絕,認為校方是冷處理,忽視師生訴求。
關注組透露,自6月以來的反送中運動,有58名理大學生被拘捕,但強調他們會繼續上街抗爭,要求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另外,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昨與公大反送中關注組學生對話,有多名戴口罩學生到場,他們要求校長跟進月初有警員進入校園追趕學生的事件。
黃玉山要求舉行閉門會議。期間,關注組成員不滿校長的回覆,離場靜坐抗議,校長及高層到場外與學生繼續對話,黃玉山向學生表示,無論任何人都要反對暴力行為,未正面回應校方會否跟進警察進入校園事件。學生離開抗議。
職業訓練局轄下的知專設計學院昨日下午亦有數百人聚集,要求校方就學生陳彥霖死亡一事對話,校方並未派人到場。部份蒙面人其後破壞校內設施。
15歲的知專學生陳彥霖上月死亡,赤裸的屍體在海上被發現。儘管陳母及警方稱陳彥霖死於自殺,死因無可疑,但一些知專學生及市民仍然質疑事件可能與陳彥霖參與反送中有關,持續要求校方釋放陳當日的完整閉路電視片段。◇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