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報導)中共國務院本週稍早印發了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方案,包括增值稅「五五分享」比例、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消費稅徵收環節等三方面。有分析稱,這看似是中央當局體恤地方財政艱難,分撥部分稅源給地方政府,其實是為四中全會前與地方政府營造友好氣氛。然而,地方財政的艱難程度已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即使落實改革措施,遠水也救不了近火。
今年地方財政赤字恐達10萬億
首先,從中共財政部現有最新財政收支數據,不難看出政府財政的嚴峻性。今年1~8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7萬億元,同比增長3.2%,處於歷史新低水平。
去年同期全國預算收入增長9.4%,今年的增速回落了6.2個百分點,幾乎掉了三分之二。
財政部原定2019年收入增速目標為5%,支出增速目標6.5%。除了收入增速難達標之外,中共支出控制方面卻也失守。1~8月全國預算支出15.3萬億元,年增8.8%,增幅遠大於收入增長的3.2%,預算赤字1.6萬億。
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萬億元,同比增幅僅2.8%;支出卻高達13萬億元,增幅8.8%。預算赤字高達6萬億。依此水平,即使財政年底前不惡化,今年全年地方財政缺口也將高達10萬億。
中共國務院新發布的這項收入劃分改革方案,對紓解地方財政困難明顯緩不濟急。
今年上半年31省市 僅上海市有結餘
8月中旬,31省市陸續公布今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數據,根據「一般公共財政收入」減去「一般公共財政支出」,計算出的結果顯示,上半年只有上海市有財政結餘,其餘30個省市都存在收支缺口,包括財政富裕的廣東等都開始出現缺口了,連帶江蘇、浙江、北京、福建、深圳曾主要供養國家的5省1市均集體坍塌。
地方債危機至今之所以沒有爆發,是因為中央政府的「轉移支付」,勉強抹平政府財政赤字。
所謂「轉移支付」即每年中央財政會撥出一筆巨額資金分給地方,其實質就是把富裕省份多收的錢,再轉給貧困省份花,也就是二次分配。
財政稅收呈現萎縮
從官方公開數據看,中國具代表性的進出口關稅和土地房市相關財政收入,雙雙呈現萎縮。這與中國經濟下行的表現一致。
政府今年1~8月房產稅收入182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耕地占用稅935億元,增長3%;城鎮土地使用稅1409億元,降幅達14%。令人質疑,以往政府收入來源主力的「土地財政」是否已枯竭。
另外,同期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10,79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9%。關稅1896億元,下降3.3%。
在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劇、債務規模卻持續擴大的情況下,金融風險管理正面臨巨大挑戰。中共官方公布的二季度GDP增長數據為6.2%,創27年來最低。
地方嚴重缺錢 中央允提前啟用明年發債額度
為解決地方嚴重錢荒危機,中共國務院9月初准許地方政府完成今年發債額度後,可將明年額度提前到今年10月開始使用,約有1.85萬億。
今年所有地方債發行總共約是5萬多億元。分析人士認為,這背後原因不排除是地方政府極度缺錢,只得寅吃卯糧?!
地方財政困難三大原因
據中國財經觀察家王劍分析,中共地方財政困難最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急遽下滑。在貿易戰升級的情況下,企業成片關門倒閉,產業鏈外移,稅收自然減少。中國去年上半年就有500萬家企業倒閉,之後官方就不再統計這項數據。
再有原因是,從2008年開始地方大規模舉債搞基礎建設,現在債務越滾越大,有些地方政府連利息都還不上,更不用說還本金。牛津大學曾發表研究論文表示,中國基礎建設一半以上的投資沒有經濟價值。該論文說,四分之三的基礎設施項目成本過高,惡化了債務問題。
另外,中共稅制改革對地方財政影響也很大。
近期較突出的改革是地稅局遭撤除。地方政府沒有其它徵收稅賦的手段,只能倚賴中央國稅局代收,結果地方收入來源大幅減少。再有是「營改增」稅制改動,即地方的營業稅被併入中央與地方分享的增值稅,也讓地方稅收收入大為折損。#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