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散文:蕾破黃金分外香

作者:宋凜
font print 人氣: 475
【字號】    
   標籤: tags: ,

南方的冬天,霜降時,空氣裡充滿了一種特別的草木氣息。是寒霜落在樹木、草葉上,氳濕了,又在朝陽照射、日頭回暖裡漸溶,霜氣在冬日的天光裡靜靜散發開來,輕柔、清冷,充滿了深冬裡的水寒氣,還有熟透了、衰敗了的草木氣,田野裡燒荒的煙氣,遍布,無處不在。所謂「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便是這樣一種亙古的況味。

此時,蠟梅逐漸綻開,小小的花蕾遍布枝頭。經過幾個寒凜凜的日子,蠟梅便開了。那一種鮮亮的、明淨的、黃釅釅的香,香氣凜凜,香裡有極遠極遠的霜和雪,撲面而來,叫人一時間,懵在這香氣裡,只是痴了醉了。

誠然,植物的每一種香味都是獨一的。桃花杏花梨花的香在浩蕩春風裡;薔薇的香在5月的籬落院頭;荷花的香在盛夏,要水風吹起;桂花的香呢,是凝固的,香起來的時候,無論是人家的院落,還是一座城池,只要是有桂花樹的,莫不浸透在那甜馨的、煙火氣的香味裡。而唯有蠟梅,它的香是遠的,那枝幹是橫在眼前的,花朵是蠟黃、莊重的一朵。然而,那心蕊裡的香,自很遠很遠地散發來的。又淨又釅的寒香,沁入肺腑,沁到你的魂魄裡。香裡頭有風雪拂面的清寒冷冽,蠟梅的香是禪境、佛意、道心。是另一個遙遠的宇宙,會叫人起世外之思的,在那香味裡,你突然意識到,你是這個人世的過客,而那蠟梅的寒香,是你來的地方,捎來的花信,你讀不懂,然而,那風雪撲面、悠遠泠冽的香,會讓你落淚。

從前的人,生於天地間,和山川、河流、花木都是親的,還有好事者給花木編排各種座次。有花經說了,蠟梅乃是一品九命,而同季的水仙呢,論座次則是她的婢女。

據說,蠟梅的詠誦詩是宋朝才密集出現的,在之前是沒有,在唐人的詩裡,蠟梅和梅花是被視作同一家族的。而「蠟梅」一詞,最早是出現在蘇東坡的詩裡。

宋代大文豪蘇軾的 《蠟梅一首贈趙景貺》: 天工點酥作梅花,此有蠟梅禪老家,蜜蜂採花作黃蠟,取蠟為花亦其物。天工變化誰得知,我亦兒嬉作小詩,君不見萬松嶺上黃千葉,玉蕊檀心兩奇絕,醉中不覺度千山,夜聞梅香失醉眠。歸來卻夢尋花去,夢裡花仙覓奇句,此間風物屬詩人,我老不飲當付君,君行適吳我適越,笑指西湖作衣缽。

好的詩人所懷有的那一種天賦,是要替造化開口的,道人所不能,為人間事物命名。

醉中不覺度千山——是了,那便是迢遞百代之後的我,所感受到的蠟梅的香自遠來, 在那香氣裡,已非此身,度了千山之遠。 從花蕊、枝頭散發開來,在你身邊悄悄然、濃郁地瀰漫開來,它托著你在人世間受盡了苦的心,悠悠地,去往一個很遠很遠、很遠很遠的地方……

南宋名臣范成大,天性貞靜,素喜草木,他著有一本《梅譜》,裡頭特地註明了,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蠟,故名蠟梅。凡三種:以子種出,不經接,花小香淡,其品最下,俗謂之「狗蠅梅」;經接,花疏,雖盛開,花常半含,名「磬口梅」,言似僧磬之口也;最先開,色深,黃如紫檀,花密香穠,名「檀香梅」,此品最佳。蠟梅,香極淸芳,殆過梅香,初不以形狀貴也。故難題詠。

在這裡他也特地註明了——蠟梅最可貴的,是格調清貴,香極清澈芬芳,遠勝過梅花的那一種香。可見從古至今,人們對於蠟梅的那一種世外之香,感受是相同的。我每每讀到這樣的句子,就想跳起來,急於表白——是的是的,我也是這樣覺得的。然而,人家不是早一千年就說出來了嗎?我們後世者,多少知覺,都只是拾人牙慧罷,後知後覺罷了。

范成大寫了很多園林草木泉石之詩,有一首次韻詠蠟梅的和詩,勾盡蠟梅的姿容風色。「垂垂瘦萼泫微霜,剪剪纖英鎖暗香。金雀釵頭金蛺蝶,春風傅得舊宮妝。」

到了元代, 金人耶律楚材也寫了一首蠟梅詩,「越嶺仙姿迥異常,洞庭春染六銖裳,枝橫碧玉天然瘦,蕾破黃金分外香,反笑素英渾淡抹,卻嫌紅豔太濃妝,臨風浥此薔薇露,醉墨淋漓寄渺茫。」

「蕾破黃金分外香」大抵是自「金雀釵頭金蛺蝶」得來的靈感吧,愈加凝鍊,更為昇華,且形外有香。蕾破黃金分外香,此句被無數後來人拿來描繪蠟梅。你不得不驚歎,一個金人能寫出這麼好的漢詩,而漢文化,融化了金戈鐵馬,全化作滿腹錦繡詩書,何其博大的圓融。

總之呢,最好的詩、最美的花、最好的日子,都被前朝前代的人經歷過了,在詩文裡寫盡了。今歲蠟梅時節,除了拾前人牙慧,我還能說點什麼呢?@*#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二十四節氣和花信風 中國人觀察天地感應了陰陽節氣的變化,立下了二十四節氣,以序時應事;花草感應天地陰陽節氣的變化,生了花信風--各自應氣候著花期、展花顏,花信風吹捎來花開訊息給人間添風情。小寒花信風梅花先到,臘梅花開喜年來。鄢陵蠟梅冠天下, 楚梅天下第一梅…
  • 阡陌春雨初歇 碎玉銀屏素絹 半幅含香蠟梅 白妝繽紛暢園 天上人間
  • 風常有信花常盼,日漸清明廿四番。 踏雪尋梅行遠徑,金鐘何處奏春天。
  • 三九四九天最寒,燦燦臘梅綻笑顏。任爾風狂大雪舞,綰香送福滿人間。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 春風吹拂,大地正變得酥軟,路邊的柳樹,也籠著瑩瑩的鵝黃。河冰化開一道一道冰痕,憋悶一冬天的河水,又歡唱起來了。我知道,人們的覺醒,同樣會給人類的文明,帶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繪出一個嶄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歡心,流淚,在愛與光明中,在苦難與掙扎中,我們創造著繁榮和文明。在深沉與莊嚴的歌聲中,我們明白了輾轉輪迴來到世間的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