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 由於能源潛在供給增長,加上基本金屬需求下滑,彭博社編製的商品指數8月迄今為負報酬率,該指數22個成分商品中有15個商品下跌。
據瑞士信貸資產管理公司彙整的資料顯示,8月迄今工業用金屬下跌4.69%,主要反映美中貿易衝突下的需求降溫,能源價格也下滑4.36%,主因是沙特、俄羅斯和利比亞等產油國增產,家畜價格也跌了4.3%,因為美國出口的豬肉受到貿易戰衝擊。
商品行情中較抗跌的是貴金屬,8月以來下跌2.69%,主要反映美元在美聯儲今年持續漸進式升息下的強勢表現。農產品價格表現最突出,上漲了2.7%,反映美國小麥減產高於預期,以及歐盟和俄羅斯出口減少。
儘管如此,瑞士信貸資產管理公司卻對商品行情後勢看好。該公司全球商品主管路易(Nelson Louie)認為,「目前的地緣政治環境正聚焦於貿易紛爭,不斷增高的貿易壁壘正迫使買方和生產者用更高的成本取得商品,部分商品的漲價推升了通脹的預期。」
然而,他還說,「關稅的效應卻錯綜複雜。美國經濟持續展現強勁增長態勢,第二季GDP增長4.1%。這種經濟的快速擴充強化了美國當局推動額外關稅的決心。另一方面,被美國課徵進口關稅的國家卻出現經濟疲弱的徵兆,墨西哥第二季GDP遠低於第一季,中國7月的製造業景氣也差於預期。」
瑞士信貸的基金經理人伯頓(Christopher Burton)也說,「這種情況對各國政府將造成挑戰,各國央行在解除寬鬆貨幣政策之前,也必須同時注意在貿易問題升溫下不能阻礙經濟增長。這意味著央行的緊縮手段會放緩,各國政府也會持續增加財政刺激的手段。」
他還說,「中國7月宣布了一系列的減稅、新增企業貸款和增加基礎建設支出等措施,試圖提振中國經濟。與此同時,歐洲官員開始與美方洽談,希望改善雙邊關係,化解貿易問題。長期而言,如果關稅持續存在,許多消費終端商品將受牽連,通脹也將隨之而來。」
路透社報導,儘管美中貿易戰持續,但中國7月的大宗商品進口卻沒有受到太多的衝擊,其中原油每日進口848萬桶,較6月的836萬桶增加。鐵礦砂也由6月的進口8,324萬噸,增長到7月的8,996萬噸。煤礦進口量則增長14%至2,901萬噸,創下4年半最高。未精煉的銅進口也增加2.7%至45.2萬噸。
今年看好原油價格趨勢的投行高盛,最近仍舊重申其看好的立場,儘管市場擔心美中貿易戰將造成原油需求的降溫。西德州原油週四(9日)收報在67美元/桶之下,但高盛堅稱今年的目標價是70美元。
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週三公布第二季財報,其獲利因商品價格上揚而增長13%,今年上半年的獲利達27.8億美元,高於去年的24.5億美元。
商品行情報價近期的崩挫是上半年的漲多回跌?還是過度反應貿易戰的需求降溫?商品行情未來仍將成為全球通脹的重要推手?金融市場至今的反映依舊霧裡看花。#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