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6月13日訊】
【原文】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字詞義解釋】
(1)光武:帝號。指漢朝光武帝劉秀。
(2)興:復興。
(3)為:建立。
(4)東漢:朝代名。自光武帝至獻帝以洛陽為都,因洛陽在西漢首都長安的東邊,歷史上稱這段漢朝時期為東漢。
(5)終:結束、滅亡。
(6)於:至。
(7)獻:帝號。指漢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劉協(漢獻帝)。
(8)魏:朝代名,三國之一。曹丕篡奪漢獻帝帝位,代漢稱帝,國號魏,與蜀、吳並稱「三國」。
(9)蜀:朝代名,三國之一。劉備繼承漢統稱帝於蜀,史稱為蜀漢。
(10)吳:朝代名,三國之一。三國時期孫權所建。
(11)爭:爭奪。
(12)鼎:九鼎,是夏禹時以九州貢金所鑄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寶器。
(13)號:號稱。
(14)三國:漢末,魏、蜀、吳分立的時期,史稱為「三國」。
(15)迄:結束於、終止於。
(16)兩晉:史學上對中國西晉和東晉的合稱。
【譯文參考】
漢光武帝劉秀,復興漢室,推翻王莽,建立東漢。漢朝延續了四百多年,到漢獻帝的時候滅亡。
漢朝末年,魏國、蜀國、吳國互相爭奪漢朝天下,三分天下,歷史上稱為三國時代。一直到晉朝興起,三國被滅,才結束紛亂的局面。而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兩個時期。
【讀書筆談】
這一課,從東漢的興起,講到漢末三國三分天下後,終結於晉朝。核心是三國時代。不過,有興趣的人,可以研究漢朝為何中斷於王莽的篡權,又重新崛起,導致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段歷史。
記得《三國演繹》在結尾如此總結:「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也就是說,古人認為,歷史是上天安排好的一場場大戲。史學家把光武帝的崛起叫做「光武中興」,實際,這段歷史的前後,西漢的衰敗與東漢的崛起,就是為了再度告誡人們,這一段戲劇般的歷史,演出了永久不變的興衰定律。
西漢末年,君主昏庸,沉迷享樂,官吏腐敗,政治黑暗,民怨沸騰。讓王莽有機可乘。而光武帝,正好吸取教訓,以仁德著稱於世,選賢任能,以人為貴,謙和中平,虛心納諫,以德報怨善待敵軍和有私仇的更始帝王族家眷。因珍惜人命、尊儒學尚仁德,從而贏得民心和東漢的復興。
到了東漢末年,三國分治天下,又上演了一段表面看似大展諸葛亮兵法神奇智慧與各國鬥智鬥勇的時代。其實不然。
歷史上有一著名預言,叫《馬前課》,準確地描述了從三國以後一直到今天的歷史大事,其作者正是諸葛亮。為什麼他有這種智慧?中國古代的文化是半神的文化,許多人樂天知命,寵辱不驚。他們深深知道歷史自有它的安排和發展規律。其實,懂修煉的人都知道這種智慧其實遠遠超出了人的層次,達到了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不出戶,知天下」的境界。這意味著,諸葛亮深知歷史安排,他輔助劉備,是遵天意而行。後人不解他的選擇,是因為不能從宏觀的天意安排,從古人的歷史觀看問題。
《三國演義》一書,給出了安排這段歷史目的最清晰的答案。三國分權,核心在於突出劉備如何以弱勝強,凸顯他仁德與道義的巨大力量,所以,作者以其獨到的歷史解讀,來構思這部歷史巨著,將這段歷史的主旨,定位為為人類演出義的內涵,所以叫做三國演義。仁義之道,能使天下歸付,人才匯聚,也同時更加能展現出諸葛亮以弱勝強的神奇軍事才能。那麼,諸葛亮為何助劉備打天下呢?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講:我本是個平民百姓,在南陽隆中耕種,為的是能在亂世中保全生命,並無意追求名譽顯貴。先帝不嫌我出身卑微低賤,反而屈尊,一連三次到草廬拜訪,向我徵詢對當今天下大事的意見,因此我非常感謝,於是我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力。(成語「三顧茅廬」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也就是說他深知歷史的安排,是為了讓劉備領著註定的奇才,留下一段輝煌奇蹟,讓後人銘記重視仁德道義的教誨。於是順應天意,跟隨仁義之主,認真演好自己的角色:輔佐仁君,感念知遇之恩,忠心侍奉,開創奇蹟,同時展現神傳文化的兵法智慧。
不錯,劉備,雖擁有漢室皇家正統血脈,以仁德著稱,但無財無勢,連立足之處都沒有,卻讓他演繹出獨獨以仁德而獲得天下最好的名將與軍師,造就出空手建立一方政權的奇蹟。
【故事天地】三大以弱勝強的戰役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代有名的戰役,結果都能以寡敵眾,以弱勝強,深具戲劇性,其奧妙之處耐人尋味。
歷史有許多事情的發生都帶有戲劇性,而且匪夷所思。我們先看官渡之戰,袁紹70萬人馬對戰曹操7萬人馬,而且曹操糧草不濟,眼看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就在這時,曹操用計燒了鳥巢的糧草,擊敗了袁紹。之後曹操勢不可擋,欲一統天下。
再看赤壁之戰,曹操擁雄兵83萬,而孫劉聯軍只有幾萬人馬,眼看曹操即將一統天下,但一場火攻令他折戟沉沙,險些命喪華容。而猇亭之戰,劉備統兵70餘萬,而孫權只有幾萬人馬,就在東吳將玉石俱焚之際,陸遜火燒連營700里,致使劉備敗回白帝城。每一次都是在千鈞一髮、退無可退的情況下,發生一件極其不可能發生的事,並讓歷史在那裡轉折。
這是因為天意如此,非要達到三國鼎立的局面,不會讓一個國家不到神安排的時間就覆滅,同時也在教導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如《三國》結尾的最後四句:「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這四句詩應該說是《三國演義》的點睛之筆。無論是曹操、劉備還是孫權,他們手下的文臣武將表面上鬥智鬥勇,那只是為了符合人中的理而表現給人看的,其實是神安排下來的一種平衡,達到三國之間的軍事上鼎足而立而已。
留下這段演繹出義的文化後,三國均退出舞台,歷史交移至兩晉時代。
《三字經》資料來源:正見網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