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曜榮綜合報導)華府智庫「全球台灣中心」(GTI)最新報告指出,台灣國防自主工業每年可進帳23億美元(約新台幣688億元)的營收,占比達台灣國防預算23%,官方結合民間可提供未來半數需要的軍事裝備,但仍需要美國協助,呼籲對台軍售程序常態化。
據《自由時報》報導,該報告指出,台灣的國防產業能量超乎外人預期,研究員仔細分析88家台灣中小企業,評估結果是絕大部分營收都進到與政府有關的中山科學研究院、漢翔航空工業,以及台船,超過兩百家中小企業的營收僅占全部國防工業營收的0.5%,約3,300萬美元,但這些中小企業卻形成台灣國防工業的基礎。
報告提到,結合政府相關的機構與民間中小企業,台灣本身的國防產業可供應未來半數所需的裝備。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台灣的國防自主能力可生產高效能的水面艦、空投水雷、先進的布雷能力、精準打擊系統、無人飛行系統、船艦升級能力,以及長程打擊能力,台灣或已生產了上述裝備,或在缺乏外援的情況下具備自給自足的能力。
至於需要國際協助的部分,則包括垂直起降戰機、匿蹤戰機、通用直升機,還有自製柴油潛艦、快速匿蹤船艦、電戰與反電戰系統等極為先進的裝備。◇
責任編輯:李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