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4月05日訊】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去年升值6.4%之後還在上漲,僅僅在今年1月份,單月升幅就超過3%,創1994年以來最大單月升幅。但是,目前大陸的經濟增長並不好,按照經濟情況來講,人民幣不應該升值,匯率上升還會影響大陸商品出口,況且人民幣匯率是受中共控制的,那中共為什麼要一直保持匯率不下跌?日前有網絡文章對此進行分析。
以下是《一算嚇一跳!給外債算個帳守住匯率的理由》一文的内容,作者為「蠻族勇士」。
先上個數據表,從1998年至2017年底的外債數據。注意,從2014年之後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外債統計進行了調整,既包含人民幣外債,也包含外幣外債,本統計表中將人民幣外債給剔除了出去,以便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人民幣匯率變化,對外債造成的可能影響。在這裡必須著重說明的是,截至2017年底,外幣外債都是美元債,是必須用美元償還的。所以下表中的匯率,也是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
從趨勢上來說,從1997年到2017年的20年裡,我國的外幣外債規模是持續增長的。這種趨勢其實是很有趣的,因為這些年恰好是中國的黃金發展時期,通過龐大的出口貿易掙來的外匯,以及吸納外商投資,中國其實是不缺錢的。就這依然還要維持外債規模的增長,好吧,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解釋。
與我們想像的不一樣,我國借外債的主體其實是各類國有政策性銀行,它們背負的外債占比達到了49%,其次才是企業,占比40%。當然我們沒有區分企業外債中的國企外債,想來應該也不會少於一半。這樣看來,我國的外債至少有70%其實是國家債務。
截至2017年底,我國的外幣外債規模為11227億美元,其中70%是國家債務的話,那就是7859億美元。以3%的平均美元債利率來計,2018年政府需要支付的利息是238億美元。這些債務基本上都是1到2年的中短期債務,長期債極少,這裡保守假設其中有一半的本金需要政府在2018年年底前償還,也就是3929億美元。這樣合計起來,2018年我國政府要剛性承擔的美元償付規模為4167億美元。
麻煩在於政府沒法印刷美元,只能印人民幣。要償付外幣外債的話,政府手裡其實也沒什麼財政結餘,外匯儲備也不能輕易動用,唯一的還債辦法,就是印人民幣兌換美元回來。如果人民幣匯率下跌,我國就必須印出更多的人民幣來兌換美元。無疑這就會造成通脹。
以今天的匯率6.29計,政府要償付4167億美元的外債,需要印出26210億人民幣。這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了。匯率每跌1%,就要多印262億人民幣來還債。如果匯率跌回到2017年初的6.96,那就需要印出29002億人民幣了。如果繼續跌下去,比如跌到8,那就要印33336億人民幣了。
按照這種邏輯,政府還真是有一萬個理由守住匯率不動搖了。#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