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新西蘭恆天然在中國巨額投資換來大幅虧損

恆天然作為新西蘭最大的公司及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加工商,在引領新西蘭對外貿易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Hannah Peters/Getty Images)
人氣: 863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0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捫心綜合報導)恆天然繼上週發布了半年財務報告——單是中國貝因美公司股份一項,就損失了4.05億(紐幣,下同)——之後公司總裁斯皮爾靈斯(Theo Spierings)宣布辭職。本週的董事會全國巡迴會議也已經結束,但股東們對於恆天然在中國投資策略的不滿,似乎並沒有消減。

恆天然上週發布了最新的半年財務報告,除了因肉毒桿菌烏龍事件賠償給達能公司(Danone)造成的損失1.83億元之外,還有因為貝因美股價狂瀉而造成的損失4.05億元,而同時半年淨利潤只有2.48億元,比2017年同期下降了36%,這使得恆天然半年淨虧損高達3.48億元。

此事不但再度引發了股東們的不滿,同時各界對於恆天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投資策略,乃至新西蘭對中國整體貿易依賴的質疑聲不斷。更有專家呼籲新西蘭各界,跳出以往對中國市場的過度吹捧,重新界定新西蘭和中國的貿易夥伴關係。

在中國15億元投資打了水漂?

根據Newsroom調查記者羅德‧奧拉姆(Rod Oram)的文章,在斯皮爾靈斯任職的七年時間裡,恆天然在中國主要的資本投資損失高達15億元,這其中並沒有包括2005年投資三鹿集團的2.5億元的損失、肉毒桿菌烏龍事件的1.83億元賠償,以及被中共當局以涉嫌操縱奶粉價格而處以的1億元罰款。

這15億元投資,主要是指恆天然在中國建立牧場投資的8億元和購買中國貝因美集團18.8%股份而投資的7.56億元。

恆天然自2001年成立以來,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原料供應商。早在2008年新中自貿協定簽署之前,就進入了中國市場。但這些年來事故不斷,不斷地摔跤,主要的幾項大投資都虧得很慘,難怪有評論認為其在中國「命運多舛」。

恆天然在中國的主要投資(來源Newsroom,Rod Oram,2018年3月22日):

2005年——購買河北三鹿43%的股份,2.5億元;

2008年——開始在河北省興建牧場,投資約8億元;

2013年——中共打擊洋奶粉運動時,被當局罰款1億元;

2014年——購入貝因美18.8%的股份,投資約7.56億元。

打開潘多拉盒子 最先遭難

早在2005年,恆天然就「登陸」中國市場。為了在當地站穩腳跟,所以就借土生根,以大約2億元的價格,買下了河北三鹿乳業集團的43%的股份。

中共官方媒體也承認,當時中國乳品業的各種亂象,就像一個巨大的潘多拉盒子,大家都心照不宣,誰都不想首先捅破,並且上上下下的既得利益者們都想掩蓋不說。

恆天然在最初發現三聚氰胺問題後,曾經逐層上報。媒體報導都證實,恆天然高層不但上報新西蘭政府,還通報了三鹿高層和地方政府,據信因為當時正值北京奧運會準備階段,中共高層都竭力掩蓋,直到奧運過後,新西蘭總理克拉克(Helen Clark)親自通報中共高層,中共方面才不得不過問此事。

而當時,中共官方媒體證實的嬰兒死亡案例已經高達5個,並有56,000多名嬰兒住院治療,按照家長們的抗議規模及中共一貫壓制抗議的行為來看,很多人都估計實際情況要比這些數字糟糕很多。

隨著中共當局處決了2個底層農民工,開始處理乳品行業造假、下毒問題,三鹿宣告破產,恆天然這個打開潘多拉盒子的「功臣」,不但名譽也「沾光」遭到抹黑,並且一下就損失了2億多元。而三鹿的總裁,則在不長時間以後,就另任其它顯要職位,一點都沒影響前途和生活。

橘逾淮為枳 中國牧場仍在賠錢

恆天然的網站上說,他們在中國投資牧場,從2007年就已經開始了,但其所占投資並不是100%。

根據《新西蘭先驅報》(NZ Herald)的報導,恆天然決定在中國投資興建自己的牧場,確實是由於2008年曝出的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之所以一年前就開始投資當地牧場,顯示恆天然對於中國牛奶來源的不信任,應該不是一天半天了,所以才想要自己一條龍地生產鮮奶,讓鮮奶在當地的來源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但恆天然也許沒想到,中國嚴重污染的肥料、水、草乃至空氣,那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了的——在中國生產出「100%純天然」的牛奶,本身就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且不說恆天然不遠萬里,把新西蘭的優良奶牛運到中國要花大錢,單就應付中共各級政府和主管,應該也是一項不小的開銷。

恆天然網站上說,它在中國的牧場預計每年可收集3.5億升牛奶,這與新西蘭和其它國家牧場的產量相差都太遠。據報導,去年一年,這幾個牧場的稅前收入只有100萬元,而它們在中國的運營費用,一年就高達3800萬元,收入遠遠抵不上花費,投入還在持續增加。

除了貝因美的股票投資,恆天然的股東們也擔心他們的在中國的8億元牧場投資,也全都會一去不返,看來不是無稽之談。

恆天然在全球每年的鮮奶收集量:

新西蘭——約180億升;

澳大利亞——15億升;

智利——5億升;

歐洲——6億~8億升;

中國——3.5億升。

為肉毒桿菌烏龍事件「送大禮包」

恆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爆發之時,正是中共從高層到商界和媒體都摩拳擦掌,卯足了勁要對外國乳品企業和品牌大打出手之際。有分析說,即使沒有恆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作為導火索,中共也會像以往打擊在華的外資企業那樣,先是媒體鋪天蓋地口誅筆伐,煽動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然後由政府出面「自然而然」地推出新規,進一步逼迫外資企業就範。

由於恆天然是全球許多乳品公司的原料供應商,所以恆天然的肉毒桿菌烏龍事件,對於中共來說,真好像是被彩球砸到了腦袋,可以藉此橫掃所有的洋奶粉品牌——這是中共此前多次想做而無法達到的目標——儘管中國民眾仍無法信任國產奶粉,但這一次大規模打壓外國乳製品企業,至少為日後中國本土品牌的發展掃清了障礙。

不過國際大媒體和新西蘭的媒體也都注意到,在肉毒桿菌烏龍事件爆發初期,中共媒體對「不良」洋奶粉的批判鋪天蓋地,但這個事件被證實為誤報以後,中共媒體對此卻幾乎是一字不提,一些媒體相反還繼續「挖掘」恆天然在斯里蘭卡工廠遭民眾抗議的事件。

英國金融時報駐北京的總管加密爾‧安德利尼(Jamil Anderlini)就說,至少有95%的中國消費者聽說過恆天然肉毒桿菌污染事件,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實際是一場虛驚,因為媒體對事態的後續發展報導很少。

安德利尼說,中共官方的新華社還為此專門發表了一篇社論,把新西蘭的「100%純天然」形象宣傳單拿出來「正式批判」。儘管後來恆天然高層和新西蘭政府都就此事件多次到中國道歉和打點,中共官方只是借機收緊了入關標準,連累新西蘭出口中國的冷凍牛羊肉等好幾個星期被卡在海關。

等到年底總理凱伊(John Key)專程帶團到中國解釋這個烏龍事件,中共對洋奶粉的全面打壓已經大功告成,恆天然也已經因為「涉嫌操縱奶粉價格」乖乖認罰1億元。這還不包括恆天然對原料奶粉供應客戶損失的賠償。今年剛剛協商的對法國達能183億元的賠償案,就是這個烏龍事件後續結果的主要部分。

命運多舛? 還是中共遊戲規則不斷改變?

對於恆天然在中國的遭遇,有不少評論把這歸因於其命運多舛,也有人認為主要是由於中共的遊戲規則太多變。

如果說2013年的肉毒桿菌烏龍事件是恆天然太不走運,自己給中共「送了個大禮」(),那之後的在中國繼續大舉興建牧場及給已經在走下坡的貝因美投錢,主要的原因很難說不是因為中共遊戲規則不斷的改變。

剛剛辭職的恆天然總裁斯皮爾靈斯在上週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恆天然在中國的投資策略辯解說,恆天然購買貝因美的無投票權股份,是因為「必須要那樣做」,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斯皮爾靈斯說,在肉毒桿菌烏龍事件以後,恆天然被中共當局告知,要想繼續在中國做生意,恆天然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在中國新建牧場,要麼與本地公司成為合作夥伴。

建立牧場的事情,恆天然一直在做,儘管每年運行的成本遠遠高於鮮奶的產出收入;在肉毒桿菌烏龍事件發生之後的第二年(2014年),恆天然就匆匆與貝因美達成協議,以每股18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了貝因美18.8%的股份,這筆投資高達7.56億元。不過這個受限制的少數股份,對於貝因美的管理和發展,沒有任何決定權。這是按照中共當局的規定,所有的外國公司都得這樣受到監管。

很多專家都對恆天然這項投資不看好,推測也許恆天然當時飢不擇食,為了不被踢出中國市場,沒有足夠的時間評估貝因美當時已經嚴重下滑的股價(從每股45元人民幣,下降到十幾元),購買的當時,價格就高出估價的37%;另外也有人推測,如果不是恆天然管理層太傻,就是有人在其中謀取了個人私利。

恆天然主席約翰‧威爾森(John Wilson)本週說,中共當局對恆天然和其它外國公司規定了三條鐵律:如果想要進入中國市場,首先在中國的牧場要有一定規模;其次必須在市場上擁有消費者品牌,但每個公司只允許註冊3個品牌、最多9種產品;最後,必須要有一個中國的合作夥伴。

騎虎難下 還是上了賊船?

自2001年成立以來,恆天然作為新西蘭最大的公司及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加工商,在引領新西蘭對外貿易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由新西蘭約10,700名農民股東組成的合作社,年總收入約為220億元。

作為新西蘭主要產品進軍中國市場的先鋒和旗艦,恆天然在中國的投資和發展策略顯然並不簡單。尤其是2008年新中自由貿易協定簽訂之後,作為新西蘭在這個自貿協定中是否受益或收益多少的標竿,恆天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的戰略,受到各方矚目。所以儘管恆天然在中國堅持得很艱難,除了恆天然自己心有不甘,它背後新西蘭人的眼睛,似乎也讓它不得不咬著牙往前看。#

責任編輯:易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