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亦揚、特約記者常春採訪報導)大陸學校新學期開學一個多月以來,「減負」再一次成為熱點話題。
中共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答記者提問時,就小學放學時間提前到下午三點半做出回應,並聲稱這項政策是中共「給年輕父母的『大紅包』」。而民眾則紛紛對此表示質疑,並表示受不起這個「大紅包」。
據大陸媒體報導,出於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解決一些學校開辦課後補習班亂收費的問題,大陸許多小學都實行「三點半放學」。陸媒報導說,這一看似為學生減負、治理學校亂收費的辦法,卻給作為上班族的家長帶來不少問題。
原大陸教師李妍告訴大紀元記者,一些學校為了給學生減負,減少了上課時間和課後作業的量,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課外活動。但是,學校的這種舉措引起了家長們的強烈反對。家長們認為,這麼做是省了學校老師的事兒,但反而讓孩子們在課後花錢多補課。國內的大部分家長都認為,補課單純就是學校教學的延伸。
李妍說,跳出來看,不論是課上的教學,還是課外的活動,學生們每天的時間均被占得滿滿的,自主的時間幾乎沒有。關鍵是這些課上教學、課外活動是不是學生們喜歡的?願意做的?
李妍還表示,從大陸的社會體制和教育體制來講,這一切都是為了升學、就業、生存,而不是興趣和這個生命內在的渴望,「那麼從心理角度來講,對學生而言這不是減壓,也不是減負,而是痛苦的承受和對心智的抑制。」
自媒體人寧南山在一篇題為「教育部,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一文中表達了對「減負」政策的質疑,這篇文章立即在網上引發熱議。
文章認為,「減負」實則是國家從教育領域退出,把教育的責任和成本推給家庭。
文章還表示,「在校時間」並不等於「學習負擔」,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在校時間有利於學生,尤其是弱勢家庭的孩子。但問題則在於,除了高強度的學習之外,孩子們還能在學校裡幹些什麼?
21世紀教育研究院教育政策中心助理研究員王小鵬對大紀元記者表示,「減負」的含義並不是說讓孩子們都去玩兒而不用學習,真正的「減負」是要給孩子們提供更適合他們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的教育,而不是揠苗助長。
王小鵬說:「我們同樣認為努力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我們不認為提前教育、超綱教育這種明顯違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的行為是有利於孩子的事情。」他說,真正有利於孩子發展的才是最適合他的教育。#
責任編輯:李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