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的大唐天子 令四夷首領臣服
一將功成萬骨枯,開疆拓土、稱霸天下都少不了戰爭。無論勝敗如何,戰爭對所有人都會造成巨大傷害。在唐朝,國力空前強盛,唐太宗更是四方各族首領尊敬的「天可汗」。從戰亂中興起的大唐是怎樣做的呢?
武德九年(626年),就在玄武門事變、太宗即位後不久,北方的突厥可汗頡利、突利趁大唐朝政動盪之時,率二十萬大軍長驅直入,陳兵於長安城外的渭水橋北。將領執矢思力覲見太宗,揚言:「兩位可汗率領百萬大軍,現在已經抵達京師。」太宗無所畏懼,說唐朝已和突厥和親,現在是突厥背棄盟約,唐朝無所愧疚,應該責問突厥。
思力沒想到太宗毫不畏懼突厥鐵騎,又聽到太宗要殺他,立刻嚇得跪地求饒。後來,太宗將他囚禁起來。幾位大臣建議應該禮待突厥,放回思力。太宗卻說:「突厥人聽說大唐有難,又欺我剛即位,才敢率軍直逼京城,以為我們不敢反抗。」他決定單槍匹馬與頡利等人會面,展示本國兵力,表達輕敵之意,讓突厥摸不清虛實,自動退兵。
太宗帶房玄齡等幾位親信來到渭水橋邊,隔水喊話,責備突厥違約失信。很快,幾路唐朝大軍相繼趕來會師。突厥可汗先被太宗的凜凜霸氣所震懾,又見唐軍旌旗蔽空,陣勢浩大,得知將領被囚,早已驚恐萬狀,無心打仗,於是主動請求議和,迅速撤軍離去。
大軍壓境時,太宗沒有選擇退縮,也沒有讓將士冒死作戰,而是通過智謀,瓦解敵軍意志,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貞觀初年,有人告發嶺南的統帥馮盎等人謀反,太宗準備調集江南、嶺南的士族討伐。諫臣魏徵及時出面勸阻,陳說厲害。
魏徵認為中原剛剛獲得太平,不適宜再發動戰爭;而且嶺南又多瘴氣,地勢險要,並不利於唐軍作戰。如果馮盎真的謀反,他一定會勾結外族,攻城掠地;但是這麼多年來,朝廷只聽到不斷有人密報,卻不見他出兵作亂,恐怕只是某些人的一面之詞。魏徵說:「如果派使者去查明真相,就不必勞師動眾,而且能讓馮盎自己上朝述職。」
太宗接受了魏徵的建議。後查明,馮盎等人只是相互內鬥,並非圖謀造反,他見到使者後,被太宗的仁德感動,也同意罷兵。不費一兵一卒讓嶺南重獲安寧,太宗稱讚魏徵的諫言勝過十萬大軍的威力!
貞觀十六年(642年),北方的薛延陀部落有不臣之心,太宗向群臣提出兩種應對策略。第一個是選派十萬精兵討伐,剷除作惡之徒,可以確保大唐邊境百年安定;第二個是滿足他們的請求,實行和親,如果有了後代,就是太宗的外孫,起碼可保邊境三十年太平。太宗說:「我是百姓的父母,如果和親有利於天下百姓,我嫁出一個女兒又何足惜?」
房玄齡回答,隋末大亂之後,中原百姓還沒有恢復元氣,如果妄動干戈勢必會加重百姓的負擔,這對他們來說太殘忍了。比起出兵征伐,他更贊同第二個策略,「和親的策略,如果能實施,實在是萬民之大幸啊!」
在《帝範》中,太宗有段話,很好地表達了他對戰爭的理解:「武器和鎧甲是國家的凶器。即使疆域遼闊,君主窮兵黷武,也會讓民生凋敝。國中雖然安定,忽略戰備就會讓百姓懈怠。民生凋敝不是保護國家的方法,百姓懈怠更不是抵禦敵寇的戰略。戰備不可以完全解除,也不能經常使用。」
所以,能征善戰的太宗,對戰事的態度非常謹慎,而且最不願看到百姓陷入戰爭的苦難中。因為太宗對邊疆異族恩威並施,各族首領甘願罷兵臣服,百姓才能夠充分地休養生息。這樣,唐朝才逐漸步入太平的輝煌時期。(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貞觀政要》)
點閱【唐太宗治國智慧】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