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2月17日訊】大家好,歡迎大家訂閱關注每天兩集的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今天(16日)是大年初一,很多人都去了電影院看電影,這可能是現在人們過年方式中的一種選擇。2008年應該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標誌性年份,因為大陸過年期間的票房第一次實現了破億,當時只有《長江七號》和《大灌籃》。
十年過去了,2018年過年期間,六部國產電影將上映,包括《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西遊記女兒國》《熊出沒·變形記》《祖宗十九代》等。
中共官方的報導說,今年過年期間的票房,有可能超過40億人民幣,甚至可能超過70億。這個數字聽上去好像還不錯,國產片在過年期間能有幾十億的進帳。
對於中國人來說,過年會休息一個較長的假期。很多人會在這個假期去看電影,甚至有的年輕人一整天都會泡在電影院裡。也就是說,過年檔對電影行業來說,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檔期。這一點,從單日票房紀錄就可以看出來,過年檔曾經誕生過多個歷史紀錄。
然而,過年期間是沒有好萊塢電影上映的,別說是好萊塢大片,就是相對一般的片子,也是不能上映的。如果有好萊塢大片上映,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之後,國產電影的票房還會是這樣嗎?
為什麼過年期間沒有好萊塢大片上映呢?因為好萊塢電影的檔期是由中共廣電總局規定的,像過年啊、暑假啊,這樣的黃金時段檔期,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是不會給好萊塢留著的。
2012年,中共與好萊塢達成了一個協議,從2012年到2018年,中國每年都會引進34部好萊塢電影。不過這些電影是無緣黃金檔期的,只能在節假日比較少的時間上映,比如三四月份,這是在電影行業中稱為「淡季」的時間。因為人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看電影,都在忙工作。
但是對於好萊塢電影來說,淡季也並不意味著票房不行。有很多朋友看過《瘋狂動物城》吧。2015年引進的一部片子。在淡季上映後,這部片子憑藉著質量和上映後的口碑傳播,成了一部「現象級」的片子。所謂「現象級」就是用最萌的方式,談論最嚴肅的話題。這部所有年齡都適合的影片,拿下了當年引進片票房的冠軍。
因此,只要是好的作品,就算是淡季,人們還是會擠出時間看的。據媒體報導,事實上每年的過年之後,進口片都能「碾壓」國產片。為什麼呢?有評論認為,人們在過年期間被國產的「垃圾電影」給「壞了胃口」,觀眾需要好萊塢大片的「調理」。
去年,《變形金剛5》在當年上映前,發行方雖然沒有突破前一集19.8億元的紀錄,但也拿到15億元不錯的成績。我們不說好萊塢的電影,就是從其它國家進口的電影,也同樣碾壓國產片。2017年的《摔跤吧!爸爸》、《天才槍手》、《一條狗的使命》等,都不是好萊塢的作品,但是卻同樣火爆。
大陸導演馮小剛曾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大師班論壇上表示自己的擔憂,「很多熱錢進來,很多不懂電影、做金融的人,來教這些導演如何拍電影,現在電影市場變成全是娛樂片。」
為什麼中國大陸就拍不出這樣的電影呢?有一個影評裡面有這麼一段話:「因為資本是不容許一個不是IP的,製作周期漫長的,沒有酷炫特效的,沒有小鮮肉參與的,沒有強大資本刷榜的,故事內核是摔跤這樣一個冷門項目而不是足球籃球,更不是主旋律作品產生的。」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觀眾已經不再接受一個「IP」和「主旋律」。「IP電影」 簡單地說,就是可以根據一首歌、一部網絡小說、一部廣播劇、一台話劇,或者某個經典的人物形象,哪怕只是一個名字、一個短語,然後把它們改編成電影的影視版權,就可以稱作IP了。
舉個例子您可能就會明白,我們都聽過《梔子花開》這首歌,那後來就有人根據這首歌的抽象的名字,裂變、昇華成了一部90分鐘的電影。這種電影,已經讓觀眾倒足了胃口。
現在已經不是過去那種靠「明星臉」、歌頌「主旋律」的時代了,政府部門組織看電影的那個欺騙時代,已經過去了。大家都知道《戰狼2》的票房不被美國權威排行榜承認的事情吧。如果瀝乾了票房水分,會是什麼樣呢?
那麼國產電影究竟是輸在了技術上,還是演技上?可能都有一些,但這肯定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意識形態的差別。
技術手段可以花錢、花時間趕上。中共有很多的錢,花錢根本不是問題,甚至可以邀請國際的大牌明星等等。不記得是誰說過這麼一句話:「如果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那就都不是問題。」
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呢?意識形態,這是那些大陸的導演們根本解決不了。他想按照自己的真實構想來拍攝,讓演員按照真實的想法來演,但是過得了中共審查這一關嗎?肯定過不了,所以只能自己就做了閹割。但是這樣的電影,只能在國內給民眾洗腦用,在國際社會是不被接受的,它的價值取向與國際主流社會是格格不入的。
其實中國大陸不缺好的導演,也不缺好的演員,13億中國人,什麼樣的人才都有。之所以沒有一部拿得出來、在國際上叫座的電影,就是因為中共禁錮著人們的思想,人們不敢拍真實的,只能在中共畫的框子裡轉悠。所以我說,要想拍出真正的好電影,那就把中共解體。
大紀元《新聞看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