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孟晚舟案成中共燙手山芋

人氣 37497

【大紀元2018年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清兒綜合報導)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12月1日在加拿大被扣後,中共外交部多次威脅加拿大「後果嚴重」。其後,有兩名加拿大公民遭中共拘捕。在孟晚舟事件中,中共的系列表現引起外界廣泛關注。

大陸學者:中共陷入困境

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留。經過三輪保釋聽證會,11日孟晚舟以1,000萬加元(其中700萬現金)獲得保釋,但她必須遵守佩戴電子監控設備等16項保釋條件。未來她是否會被引渡到美國,仍有懸念。

在孟晚舟被扣後,中共外交部和官媒對加拿大展開多番攻擊。12月8日,中共外交部、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齊對加拿大施壓,稱「後果嚴重」、「加方要為此承擔全部責任」,暗示要對加拿大進行報復。

巧合的是,在11日孟晚舟第三場保釋聽證會開庭前,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被證實10日已遭北京市國安局扣查;13日,加拿大商人邁克爾·斯派佛(Michael Spavor)也被證實於10日遭遼寧丹東國安局審查。

中共的上述行為引發國際關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週五(12月14日)表示,「(中共)非法拘禁兩名加拿大公民是不可接受的。他們應該被釋放。」蓬佩奧表示,美國致力於讓遭拘禁的本國國民獲釋返家,在加拿大人被扣留事件上也會這樣做。

香港《南華早報》9日引述中國人大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的話表示,孟晚舟事件讓中共陷入困境。如果中方繼續對加拿大採取強烈報復,會傷及和其它國家之間的關係。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表示,中共如對加拿大太強硬,與整個西方社會的來往都會受影響;但如對加拿大不強硬,中共在百姓中煽動的民粹主義,又會讓中共下不了台。

分析:中共對美無法強硬

雖然中共對加拿大強烈抗議,但對美國的態度則要溫和得多。

孟晚舟被捕之日,與「川習會」是在同一天。《金融時報》引述一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方在川、習晚宴舉行前,已知曉孟晚舟被捕一事,但決定不在會談中提出這一問題,因為習近平希望集中精力解決貿易緊張局勢。

當天,雙方達成貿易戰暫時停火90天。而孟晚舟被抓的消息直到12月6日才被報導出來。

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月6日、7日,雖然要求立即放人,但中共外交部召見美國大使就孟晚舟事件交涉時,僅稱中共「將視美方行動作出進一步反應」。

李林一表示,中共不願意將孟晚舟被扣留一事與美、中貿易談判聯繫在一起,害怕影響貿易戰的談判結果。因有求於美,中共難對美國強硬。

《紐約時報》也刊文表示,基於孟晚舟的地位,北京可能會有強硬舉措,但會帶來中、美關係緊張與貿易戰持續惡化等代價,將使北京陷入進退兩難窘境。

中共國防大學教授鷹派少將喬良在《環球時報》12月8日北京舉行的年會上稱,美國之所以可以「國內法長臂管轄」,是因為仰仗其國力、軍力,以及對金融結算的掌控。他表示中國還是力不如人,「這口氣得咽」。

中共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原所長、海軍少將楊毅則表示,「美國手裡掌握我們很多『黑材料』,什麼時候拋出來是根據政治需要。」

中共官方的態度和媒體的煽動

在孟晚舟事件中,中共官媒並未完整介紹整件事的緣由,及孟晚舟遭扣留的真正原因。中共官方對孟晚舟事件「用力過猛」、「反應過度」,也啟人疑竇。

孟晚舟在加被扣後,中共趁機煽動民族主義情緒。官媒不斷發表抹黑美國、加拿大的文章。在官媒的煽動下,有的網民表示要「力挺華為、抵制美國貨、罷買蘋果手機」,一些企業啟動了「抵制美貨」的「愛國模式」具體行動等,上海、成都、深圳等地傳出有企業以高達15%補貼款方式鼓勵員工改用華為等中國產品,而購買美國iPhone的員工則「扣100%獎金」為處罰。

在孟晚舟獲保釋返回住所當天,中共駐加領事便手捧鮮花去孟家登門拜訪。法廣的評論認為,中共官員對孟晚舟的態度不太像是對待一名私企高層,更像是在伺候一位重權在握的政府高官。

文章援引網絡輿論的質問,「華為真是一家私企嗎?北京拼力阻止孟晚舟被加拿大引渡到美國,難道是因為擔心她進入司法程序,將無可避免的洩露國家機密?」

據《紐約時報》報導,孟晚舟在加拿大被逮捕,在富裕和有影響力的中國人當中引發了強烈的憤怒和警惕,也考驗著北京如何應對。

李林一表示,其實中共不願意對美國太過於強硬,煽動民族主義只是為凝聚民心,為其政權尋求合法性。但煽動民族主義很容易傷及自身。現在大陸民間的反美民族主義情緒已經被煽動起來,但人們會發現,官方對美國的態度並不強硬。對中共來說,如何回應民眾和應對美國,這也是兩難。 #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孟晚舟案效應 美國政商界齊發聲禁華為
金言:華為孟晚舟被扣 中共狐狸尾巴難隱藏
日本明年擴大封殺範圍 華為中興業務恐觸礁
古玉文:中共 「2025」計劃調整 孟晚舟雪上加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