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10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10月18日,中共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外匯占款減少1,193.95億元人民幣,降幅為2017年1月以來最大。
中共央行的數據顯示,外匯占款9月份至21.4萬億元人民幣,這已經是外匯占款連續兩個月減少,降幅較8月的23.95億元人民幣明顯擴大。
香港東網的分析認為,外匯占款減少一定程度反映出資本流動趨勢,在中美貿易戰影響、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壓力下,資本加快流出。
再者,這也表明央行可能加大入市力度,平抑匯率波動。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認為,這是一個強烈的信號,指央行仍用了一定的子彈來維護匯率穩定。
《香港經濟日報》也認為,9月外滙儲備和外滙占款雙雙出現下降,顯示中共央行9月可能曾經採取措施,向外滙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以維持人民幣穩定,緩和人民幣匯率的跌勢。
大陸9月外匯占款減少近1,200億元人民幣,顯示在中美貿易戰和人民幣貶值壓力下,資本加速流出。
同時,中共央行日前公布9月末外匯儲備餘額為30,870億美元,較8月末減少了227億美元,連續兩個月下跌,同樣反映資本在流出。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不管是9月外滙占款數據還是外滙儲備數據,都表明央行在9月階段性回到了外匯市場,向外匯市場提供流動性,藉此穩定人民幣匯率。
外匯占款,是指本國央行為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當局為了外資換匯要投入大量資金,需要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因此增加「貨幣供給」,從而形成外匯占款。
因此,外匯占款減少,意味著資本流出;反之,則意味著資本在流入。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