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信仰的迷途--從瑪格達到鄭耀先

——也談熱播諜戰劇《風箏》

人氣 597

【大紀元2018年01月24日訊】《風箏》熱播後,主人公鄭耀先對信仰的態度成了熱門話題之一。

有人說,這部劇「撼人心魄的地方,就是主人公鄭耀先對信仰看得比生命更可貴的那種精神。特別是在遠離組織,且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背景下,成為『斷線的風箏』之後,毅然用生命的代價去選擇對信仰的堅守。」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毅然用生命的代價去選擇對信仰的堅守」的人:瑪格達。

瑪格達是誰?她就是臭名遠揚的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妻子。

跟戈培爾一樣,瑪格達也是一個狂熱的納粹分子,不但對希特勒充滿崇敬之心,而且死心塌地的信仰法西斯主義。平時,她完全按照納粹理想女性的標準履行女人的職責。甚至連她生六個孩子(此外還曾流產兩次)也是按照納粹主義的婦女觀行事的模範行為。

最能夠體現瑪格達對信仰忠貞程度的莫過於她生命的最後一段。當時,蘇聯紅軍已經包圍了柏林,納粹政權即將滅亡,儘管如此,瑪格達仍然忠心耿耿追隨希特勒,和丈夫一起帶著六個孩子住進了希特勒的總理府地下室。

1945年4月28日,瑪格達在這裡給她與前夫的兒子寫下一封訣別信,信中依然充滿了對信仰的狂熱。她告誡兒子:「要忠誠,對自己,對別人,對你的國家都要忠誠,在一切一切時候!······要為我們感到驕傲,要儘量努力自豪、高興地懷念我們。人總歸要死,生命雖然短暫,但活得光榮、活得勇敢,不比在可恥的境遇裡苟且偷生更好嗎?」

5月1日,戈培爾夫婦決定自殺。希特勒的女秘書和愛娃的女傭請求把孩子們交給她們設法帶出去,戈培爾不同意。所有的女人、炊事人員、辦公室工作人員都進來向瑪格達下跪,為孩子們求情,但瑪格達冷酷地拒絕了。六個孩子(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才四歲)喝下安眠藥後,由一名醫生給他們注射毒劑而死。隨後,戈培爾開槍自殺,瑪格達也服毒自盡。直到死亡,瑪格達都認為自己有權決定他人的命運,剝奪他人的生命,包括自己孩子的生命。

就對信仰的獻身精神而言,鄭耀先可以說絲毫不差於瑪格達。

《風箏》的前半部分,鄭耀先為了完成在軍統中潛伏的使命,歷經艱難險阻,不但要面對敵人的懷疑,還要遭到不瞭解內情的同志的追殺,正是憑著對信仰的堅定,這一道道難關他都闖過來了。再後來,由於唯一上線的犧牲,鄭耀先又與組織失去了聯繫,成了斷線的風箏,環境之艱難可想而知,同樣是憑著對信仰的堅定,這一次他又頑強的挺過來了。

《風箏》的後半部分,鄭耀先活的就更艱難了,危機一環套著一環,但無論是接受審查,還是遭遇反右,被認定為反革命,更或是在十年浩劫中經歷折磨、批鬥,他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初衷,始終堅守著心中的信仰。

正如有觀眾所總結的那樣,鄭耀先的一生都在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信仰。借用他自己在劇中的話說:「大丈夫頂天立地,命可拋,義不能絕,這個義就是信仰,這個世界沒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的。」想必也正因為如此,中共媒體才紛紛稱讚《風箏》是一曲動人心魄的信仰頌歌

但我想問的是,是不是只要是信仰就一定是好的?是不是只要是基於信仰的獻身精神就一定值得我們歌頌和效法?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自古以來,信仰其實一直都有好壞之分。簡單的說,好的信仰利人利己,而壞的信仰則損人害己。一個人如果選擇了好的信仰,當然也就選對了信仰,他越是為之犧牲,當然也就越值得我們歌頌與效法;反之,一個人如果選擇了壞的信仰,當然也就步入了信仰的迷途,他越是為之犧牲,就越是損人害己,當然也就越不值得我們歌頌與效法。更準確的說,其實不是不值得我們歌頌與效法,而是應該毫不猶豫的予以否定與吐棄。

不用說,瑪格達顯然是個在信仰上步入迷途的典型。瑪格達信仰的是什麼?是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它是這個世界上最邪惡的信仰之一。儘管瑪格達為它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但這種邪惡的信仰卻顛倒了她的是非,扭曲了她的愛憎,以至於讓她完全喪失了人性,最終不但害了別人,也害了她自己。

那麼鄭耀先呢?不同樣也是個在信仰上迷失的典型嗎!

歷史學家的研究表明,共產主義信仰在全世界造成了一億多人的死亡,其邪惡成度可以說比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有過之無不及。僅就鄭耀先個人而言,正是為了獻身信仰,他直接害死了自己的妻子林桃,以及十多年間在困境中相濡以沫的「伴兒」韓冰,親手殺死了同黨曾墨怡、陸漢卿以及異黨高占龍、龐雄,1949年後他還害死了與自己從抗戰時期出生入死的軍統同袍趙簡之、宋孝安、宮庶,將對他情深義重的結義兄弟徐百川送進牢房,以至於最後連女兒都問他「你到底是人,還是鬼」?試問,這種捨棄親情、友情、愛情,出賣昔日刎頸之交,不顧妻子死活,毫無人性可言的邪惡信仰難道還值得選擇嗎?還不該否定和拋棄嗎?而鄭耀先把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的獻給這樣的信仰又有什麼值得我們歌頌和效法的呢?

對世界現代史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在當年的納粹德國,在信仰上步入迷途的絕不止瑪格達一個人,像她這樣的納粹黨徒可以說有成千上萬;而在昨天和今天的中國,像鄭耀先這樣中了共產主義毒的腦殘粉則更多。他們的故事從不同的側面啟示我們,不是所有的信仰都是好的值得選擇的,也不是所有基於信仰的獻身精神都是應該歌頌和效法的。有沒有信仰固然很重要,但選擇什麼樣的信仰更重要。在通向信仰的路上無處不佈滿了陷阱。而利用人們的善良與無知,將他們引上信仰的迷途,從而成為為一己私利賣命的炮灰與工具,則是納粹黨與共產黨慣用的共同伎倆。

今天,納粹黨早已成為歷史,但中共還在繼續利用國人的善良與無知販賣共產主義信仰,鄭耀先式的悲劇還在繼續上演。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袁斌:由諜戰劇《風箏》說到中共特工的命運
袁斌:戈培爾妻子的理想歧途
諜戰片《風箏》熱播 分析指劇情暗藏深意
何清漣:革命究竟吞噬了親兒女的什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