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話題】2018通脹情勢正在加溫

人氣 1391

【大紀元2018年0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隨著美元走弱、美國企業減稅和全球經濟展望持續改善,商品行情正不斷上揚,彭博社商品指數週二(23日)創下11個月高峰,預示著全球通脹情勢已逐漸加溫。

彭博社商品指數的成分包含粗麻布、廢銅、棉花、皮革、廢鉛、印花布、松香、橡膠、廢鋼、牛脂、錫、羊毛、鋅、黃油、可可豆、玉米、棉籽油、豬、豬油、閹牛、糖和小麥等各類民生物資的價格,在預測物價展望上具有指標作用。

該商品指數週二收報89.16,較去年6月的低谷80以下上漲約11.5%,同期間美國抗通脹債券(TIPS)的殖利率也由1.7%以下漲到逼近2.1%。

從金融市場今年來的表現來看,通脹的苗頭也不容忽視--美國2年債利率超過2%,創下2008年以來高峰,布蘭特原油漲到70美元/桶(部分專家已預期恐漲到80-100美元),以及基本金屬行情來到兩年高價。

另一個預示通脹情勢增溫的指標是銅價除以金價的比例,由於銅價是全球經濟強度的晴雨表,該比例越高表示經濟好轉,從而可能引發物價上漲的壓力。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最新預測,全球GDP將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上升3.9%,締造2011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此外,預期的心理也會助長通脹的增溫。根據彭博社情報(Bloomberg Intelligence)統計,自1991年以來資料顯示,美國消費者物價每上漲1個百分點,銅價將上漲17%以上,漲幅僅次於原油價格。

研究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師蓋特(Paul Gait) 表示,2017年物價已蠢蠢欲動,預估2018年漲勢開始加速,通脹的議題或許會躍上新聞的頭條,而近幾年源自商品行情低迷的低通脹情勢似乎正走到盡頭。

荷銀在報告中稱,美國通脹數據近年因手機降價遭到扭曲,但由於經濟展望強勁、商品行情上漲和工資溫和調漲,今年夏天美國可能出現消費者物價同比上漲3%的頭條新聞。美國消費者物價去年12月上漲2.1%,高峰出現在2月的大漲2.7%,6月則是小漲1.6%的低谷。#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談股論金】全球商品行情新一輪牛市啟動
【談股論金】商品行情2017的機會與風險
【財經話題】商品行情崩盤意味著甚麼?
【財經話題】通脹增溫不夠令各國央行頭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