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9月25日訊】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極端的物理條件下,時空會被扭曲。比如在特定的距離接近黑洞,你感覺是過了1年,在地球上已經過去了44年。
根據大陸媒體報導,廈門市民陳女士持一張1973年存有1,200元的老存單,取款時似乎遇到了「歷史難題」。近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的「組織協調」下,經過銀行系統的「不懈努力」,終於在農業銀行廈門灌口支行找到了底單,成功領取本息合計為2,684.04元。
1,200元,1973年,距今44年,本息合計為2,684.04元。
如果一位大陸居民的信用卡透支了1,200元,「利滾利」加罰息,需要多長時間本息合計2,684.04元?3年,2年,還是1年?
一定是有什麼東西讓時空扭曲了。
大陸銀行業的「暴利」令人匪夷所思。
高度市場化的金融業,一般也只能獲取社會平均利潤。
而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3月31日前發布2016年全年業績的27家在A股或H股上市的銀行淨利潤1.3萬億元,而2016年全體A股公司合計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僅有2.75萬億元。此前還有報導,14家上市銀行2012年合計淨利潤10112.40億元,佔2,318家上市公司全部淨利潤的53.23%。
20幾家銀行的利潤竟然比剩餘的幾千家企業的利潤總合還要多,不知是「服務實體經濟」還是「搜刮實體經濟」。
再看看服務。銀行首要的責任就是保證儲戶存款的安全,在中國,似乎不是這樣。
2005年,湖南衡陽市民胡某將1,500萬元存入工商銀行衡陽市白沙洲支行,不久之後發現只剩下了600元。
2008年,儲戶張某將900萬元存入工商銀行江蘇揚中支行,存款到期後被銀行內部人員轉走。
2013年,浙江義烏的劉先生存在某國有銀行寧波奉化城東支行的250萬元無端消失,其存摺帳戶上只剩下4元。
2014年2月,杭州聯合銀行古蕩支行的儲戶張先生查詢帳戶時,發現自己戶頭上的200餘萬元存款只剩了幾塊錢。
2015年,一戶農民家庭12年前一筆780萬元經商所得的存款在農業銀行丟失。
2016年,一高端客戶在招商銀行西安雁塔廣場支行開立了大額帳戶470萬存款全部丟失。
在百度輸入「存款被盜」,可以搜出幾百萬個結果。
絕大多數存款消失的案例中,銀行都公開聲稱「不負責任」。法院做出有利於儲戶的判決也是鳳毛麟角。
「冷冰冰」的態度,多如牛毛的收費,各類霸王條款,這些或許都是中國的銀行所特有。
在服務優良的歐美銀行,開戶時,銀行客戶經理詳詳細細向儲戶介紹了借記卡的使用、如何轉帳、如何在國外提款、如何上網查餘額、利息如何、如果丟失銀行卡該怎樣處理等等,儲戶每月都能準時收到對帳單,偶爾有問題,寫封郵件或打個電話,都會得到及時回饋。
大多歐美銀行不僅開戶辦卡、報失補卡、網上銀行、同行轉帳、跨行轉帳等服務是免費的,更有一些大銀行為了方便儲戶提款,還搞了個銀行聯盟,相互跨行提款、甚至到國外合作的銀行提款也是免費的。存款丟失更是不可想像的事,那是自毀聲譽。說到底,銀行想盡辦法為儲戶著想,是為了爭取客戶,為了自身的生存。
中共至今違背加入「WTO」時的承諾,對落地中國的外資銀行吸納儲戶資金限制重重。他們或許很清楚,一旦中國老百姓都把錢存到信譽好、服務好、收費低的外資銀行去,中國的銀行怎麼辦?中共怎麼辦?
暴利和缺乏服務意識來自於壟斷,壟斷來自於意識形態的獨裁,意識形態的獨裁或許來自於被獨裁群體的「沉睡」。
1973年的1,200元,普通工人不吃不喝40個月才能攢下,響應「支援國家建設」的號召一放就是44年。
中國並非沒有相關的法律。中國人民銀行1988年9月曾發布三年以上居民定期存款保值貼補的規定,三年期以上居民儲蓄存款利率加上保值貼補率,應相當於同期的物價上漲幅度。
據同一報導,成功拿到2,684.04元的陳女士不但不嫌利息太少,竟還喜笑顏開,並向銀行工作人員表達感激之情:「真的太感謝你們了,為了存單忙前忙後。」
「喜笑」和「感激」意味著什麼?無奈,亦或是可悲。#
責任編輯:任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