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北京當局可能在下週7月14日開五年一次的金融工作會議,定調如何調整金融監管系統,可能會另外開設一個金融監管協調部門。有消息說,「風險」仍是當前的焦點,加上央行近兩天三次提到「防風險」,令外界預計金融監管將升級。
金融工作會議是閉門會議,此次會議被業界稱為「延遲了很久」。金融工作會議每五年開一次,1997年和2002年的會議時間是在當年的年底,而2007年和2012年改在年初。
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5日報導,此次拖延的閉門金融工作會議將討論金融監管問題,考慮如何對金融監管體系進行調整,可能會加大央行的權力。
關於調整金融監管體系的爭論,開始於2015年夏季股災,那次股災之後的「救市」過程出現「內鬼」,整個事件被當局定性為「經濟政變」。
股災之後,中國金融界出現「一行三會」(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各自為政,甚至互相牽制的聲音,並引發如何解決的熱議。業界觀點各異,比如成立「超級金融監管機構」,合併「一行三會」;建立「超級央行」,將所有監管權力集中於央行,等等。
《華爾街日報》引述分析表示,7月14日會議的最終解決方案可能不會成立「超級金融監管機構」或央行集中所有權力,更可能的是加大央行的話語權。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正在討論的一種方案是在央行內部再設立一個部門,負責與銀行、證券和保險監管部門的協調工作。財新網也引述消息說,可能在「一行三會」之上設立金融協調委員會,其辦公室設在央行。
《華爾街日報》的消息來源還提到,調整金融監管系統是為了穩定和遏制風險。
2015年股災後,有知情人爆料股災的背後是江派利益集團合謀做空A股,企圖通過搞亂經濟來攪局,之後,習當局全面啟動金融反腐。
從去年2月至今年上半年,「三會」主席職位已經悉數換人,其中原證監會主席肖鋼和原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被免職,項被公開審查。而央行行長周小川,外界普遍猜測他將於今年「十九大」之前退休。
7月4日和5日,央行兩天內在三個場合都提到防金融風險。央行4日召開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二季度例會並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7)》,5日發布《2016年年報》,其中所提到的風險包括貨幣政策、資產泡沫、債務等多方面問題。
貨幣政策仍然是「穩健中性」,與第一季度的說法相同,但已沒有去年的「略寬鬆」字樣。截至7月5日,央行已經連續9天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期間共有90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到期。
《華爾街日報》的相關報導還提到,中國銀行業的壞帳、巨額企業債、中國地方政府變相舉債、熱點城市高房價和部分三四線城市高庫存的問題,都是中國經濟面臨的多重風險。#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