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7月14日訊】(記者張純之編譯報導)目前在加州有這樣一些小型農場,它們專門種植亞洲風味的農作物,供應當地亞裔的需求。而他們當中有些人是藉助了一家非營利組織被引入這條特殊供應鏈的。
苗族後代退出金融業接手家庭農場
據KPCC電臺報導,29歲的楊(Youa Yang)最近開始幫助父母經營自家的15英畝小型農場。該農場專門種植特殊的亞洲蔬菜,如水菠菜、苦瓜和小白菜等。楊的父母是來自老撾的苗裔難民,他們是在1980年代來到加州中谷的弗雷斯諾(Fresno)定居的。
但此前,楊從未打算接手家族農場。他在大學學的是經濟和數學。畢業後,立即進入了金融行業。但在做志工時,楊與一家非營利組織「亞太島民進步」(Asian Pacific Islander Forward Movement ,APIFM)的一位項目經理Kyle Tsukahira相遇,而正是這個組織,讓楊明白了自己的家庭農場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陽說:「我開始思考,我真正想做什麼以及我所擁有的一切。我意識到,我的父母在弗雷斯諾經營農場,他們可以利用我的才能。」
APIFM致力於將亞洲農產品引入洛杉磯的亞裔社區,該組織向感興趣的農場主們提供市場動態等資訊,並幫助他們獲取有機認證和最新農耕政策。
亞裔超市產品來源不明 APIFM要培養加州小農場
APIFM官員說,農民在農貿市場(Farmers’ Market)賣貨的缺點是不能保證菜都能賣出去、跑一趟是否劃算。而日漸增加的亞裔超市中,很多商品產地不明。
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大洛杉磯都會區是全美亞裔居民最集中的地區。多年來,服務亞裔客戶的連鎖超市不斷興起,包括服務華裔的大華超市和168超市,服務日裔的Mitsuwa、Nijiya和Marukai等超市,還有服務韓裔的Galleria和Zion超市等。
但是並非所有亞裔居民都能住在亞裔超市附近。另外,許多亞裔超市產品的供應商和產品來源地還是無從查起的。居民不知道這些商店出售產品產自何地。Tsukahira說:「我們則試圖通過加州的小農場來解決這部分需求。」
多年來,APIFM通過研討會和數十家農場發展了合作關係。此外,APIFM還直接與7家農場合作在大洛杉磯地區分銷農產品。該組織還投入很多精力在弗雷斯諾縣扶植苗裔農場。
特色食材維繫傳統文化之根
據2007年的一個調查,弗雷斯諾縣大約有1500家農場由東南亞裔的農場主經營,其中900家是苗裔農場主,大多是在1980年代移民潮時來到美國的,也有後來越南戰爭期間來到這裡等。
許多農場主都是第一代移民,他們對美國的農業規範不熟悉,也不知道如何打入當地的農貿市場。而APIFM則向他們提供各種幫助。
楊的苗語很熟練,因此他向加州中谷的其他苗裔農場主翻譯了APIFM的各種研討會。這些研討會內容廣泛,包括灌溉、食品安全、保持記錄、營銷、有機認證等。
楊說,灌溉研討會是對農民幫助最大、也是他們最感興趣的議題之一。研討會上會教農場主們最佳的澆水時間,幫助他們制定高效的澆水計畫。大家都很感興趣,因為這的確能幫助節省大量水費。
除了幫助農民進行操作規劃外,APIFM最終的目的是創造一個食材供應樞紐,一個洛杉磯地區的食材分銷網,向當地餐廳、學校、醫院、社區機構和商店提供傳統的亞裔食材。這樣,小農戶就不必每週都進城送貨了。即使一代代移民變得越來越美國化,通過這些農產品依然能保持和自己族裔文化的聯繫。
亞裔美國人占大洛杉磯地區人口的14.7%。楊說,很多人都無法在當地雜貨店內買到適合其民族口味的食材。「而我們很高興能滿足這部分需求,讓母親們能找到價格適當的特色食材,做出伴隨她們長大的各種傳統菜餚。」◇
責任編輯:孟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