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6月09日訊】(大紀元訊)今年的6月6號是芝加哥地鐵125周年。這個每天有超過70萬人次乘坐的古老捷運系統,開通於1892年6月6日,比紐約地鐵還要早好幾年。芝加哥地鐵最有名的就是環繞市區的高架軌道,因此有「The L」的暱稱,即來自於「elevated」(高架)。
為了慶祝芝加哥地鐵125周年,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些有關的歷史趣事,相信能讓你對「The L」有更深的了解。
早期共有4家地鐵公司
在1945年統一由芝加哥公交管理局(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CTA)運營之前,芝加哥其實有4家私人公司經營地鐵。1892年開始的「南城快速公交鐵路公司」(South Side Rapid Transit Railroad Company)是第一家,之後隨著需求不斷增加,相繼出現了「湖街高架鐵路」(Lake Street Elevated Railroad)、「大都會城西高架鐵路」(The Metropolitan West Side Elevated Railroad)、及「西北高架鐵路」(Northwestern Elevated Railroad)。四家公司後來合併成「芝加哥高價鐵路聯合基金(Chicago Elevated Railways Collateral Trust, CER)),隨後被芝加哥快速交通公司(Chicago Rapid Transit Company, CRT))購入,州政府介入後創立了芝加哥交通管理局(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 CTA)。
環區(The Loop)的來歷
芝加哥地鐵最早開始運營時,各公司分別擁有自己市區內的路線和車站。為了提高效率並與公交競爭,金融家查爾斯‧泰森‧葉凱士(Charles Tyson Yerkes)說服了沿街的店主們允許他們建設高架橋,建造環線軌道。隨著葉凱士不斷與沿線業主簽約,環線才逐段建成開放,從1895年Lake站開放,到1897年終於全部完成。此後,芝加哥市中心便因為這個環線的存在,被稱為「環區」(The Loop)。
最早的路線曾被稱為「巷道L車」
第一趟高架鐵路路線的設計,專門找那種市政府擁有的巷道,避免使用私人財產的許可權糾紛,因此也有「Alley L」(巷道L車)之稱,就是現在城南的綠線。
當年還有「葬禮火車」
早期的地鐵生意很賺錢,私人所有的「大都會西區高架鐵路公司」甚至做起了死人生意,在1900年代初開通前往Oak Ridge、Mount Carmel等墓地的專列,在有葬禮的時候發車,運載棺柩和參與葬禮的人。直到1930年代公路運輸開始發達以後,這一服務才漸漸消失。
部分地鐵隧道曾經用人工手挖
早期挖掘地鐵隧道時,不同的施工條件導致工人們不得不採用不同的建築方法。芝加哥公交局客服總經理加菲爾德(Graham Garfield)說,「地下施工時有些地方很不穩,工人挖掘隧道時,只能徒手用大號刀子來挖開結實的黏土,」而且還要經過壓力室。
紅線地鐵是如何穿過芝加哥河的?
紅線地鐵的Lake站和Grand站之間從地下穿過芝加哥河,這段隧道是如何修成的呢?紅線的隧道距離地面比藍線(也從地下穿過芝加哥河)近的多,因此實際上紅線的隧道是從河面上沉下去的。
當時河床是24尺深,而置入隧道的部分則被挖到52尺深。提前造好的管道被運到河面上,從上面澆水泥,壓沉到河底。管道沉到底後,又在上面填高了5尺成為新的河床。新河床填好後,才開始將管道與河兩岸的地下隧道打通。芝加哥歷史博物館Studs Terkel口述歷史中心主任奧爾特(Peter Alter)說,即使在今天,這樣的做法也堪稱「驚人的壯舉」。
戴利市長留下的昂貴「大洞」
戴利市長當年在任時希望在市中心建一個「超級車站」(Superstation),用快速列車連接兩個機場,同時打通紅線和藍線之間的連接。當時預計工程耗資2億1千萬。2005年開始施工,結果工程嚴重超支,至少需要額外1億美元。在2008年離預計完工時間只有5個月時,工程被迫停滯下來,現在只留下Block 37購物中心下面、相當於一個半足球場大小的一個大洞。
報站名的聲音不是機器、而是真人
如果你常常乘坐芝加哥的地鐵,你一定記得那個報站名的男士的聲音。他的名字叫Lee Crooks,來自密爾沃基,是位配音演員,他從2000年開始就為CTA配音了。
為甚麼地鐵用不同顏色命名
為甚麼紅線叫紅線,藍線叫藍線?其實這並不是甚麼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只是當時製圖員選擇用不同顏色來標識不同線路。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人們都是用名字來稱呼,如「南北線」(North-South Route,即現在的紅線),「西-西北線」(West-Northwest Route,即現在的藍線)等。後來CTA覺得用顏色命名會更清楚,於是就沿用了最初繪圖時使用的顏色。而之所以紅色和藍色最早被使用,是因為這兩種顏色是印刷品中最常用的。
芝加哥地鐵站裡有塊柏林牆
芝加哥地鐵系統內展示著超過50件藝術品,分散在40多個車站內。其中特別有意義的應該是這件了——位於棕線(Brown Line)Western站的一塊柏林牆。這塊3.6公尺高、1.2公尺寬的柏林牆當時是柏林市贈送給芝加哥市政府的,於2008年1月19日豎起。之所以選在這一站,是因為該站所在的林肯廣場(Lincoln Square)是傳統的德國後裔居住地。
「行遍芝加哥地鐵大挑戰」
2012年曾有一段時間興起過「行遍芝加哥地鐵大挑戰」(CTA Riding Race),這起源於英國公交愛好者費希爾(Adham Fisher )受朋友邀請來芝加哥旅遊時突發奇想,決定挑戰在最短時間坐遍芝加哥所有地鐵站。2011年3月,他用9小時36分33秒坐遍了143個地鐵站,之後就不斷有人嘗試而且還打破了他的記錄。不過費希爾不甘示弱,2012年4月又回來重新挑戰,結果用8小時56分33秒再次創下記錄。2012年CTA新增兩個車站,又有人開始比賽,目前的紀錄是一個廣告公司的兩位業務員奧本(Chris Aubin)和索雷爾斯(Garrett Sorrels)以9小時12分39秒完成。奧本回憶當時經歷時說「能打破紀錄太棒了……不過如果我當時能少花些心思在算計數字上,多欣賞一下不同區域的風景和特色就好了,因為擁有這樣一個交通系統最棒的部分就是你能接觸到豐富多樣的社區。」
在地鐵上就可以看到小熊隊棒球是贏是輸
升W字旗已經成為小熊隊和球迷們慶祝勝利的傳統,不過據芝加哥歷史博物館的奧爾特(Peter Alter)說,這一習俗的來歷還與地鐵有關。他認為,當年瑞格利球場(Wrigley Field)在記分牌上方升起W旗,是為了讓路過的地鐵上的乘客知道比賽結果。白底藍字的W代表贏(Win)、藍底白字的L代表輸(Lose)。更早的時候還曾用紅、綠燈來顯示,綠色代表贏、紅色代表輸。#
責任編輯:溫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