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主權移交20年 專訪獨立電影導演黃浩然

人氣 286

【大紀元2017年0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導)今年「七一」是香港主權移交20年。港人紛紛懷念九七前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感慨今天的多數港片「港味」盡失,形容「香港電影已死」。不過,仍有一群獨立電影人默默耕耘,堅持本土創作,湧現了《十年》、《樹大招風》和《點對點》等一批難得的佳作。為此,獨立電影導演黃浩然近期接受了大紀元的獨家專訪。

三年前,黃浩然首度執導長片《點對點》,借主角陳豪和蒙亭宜的愛情追逐,將不同港鐵站的神祕點點圖,串連快被遺忘的地標,拼湊成港人的集體回憶拼圖。他因此入圍第34屆金像獎新晉導演,演員張雪芹獲金像獎最佳新人提名。

業界評價《點對點》是「難得的清新本土片」,教人慢活主義,享受生活。該片在溫馨浪漫的愛情文戲中,也涉及高樓價、警民關係緊張以及不重視保育等民生社會議題,引起港人共鳴。

今天46歲的黃浩然接受大紀元專訪時表示,該片涉及他對香港過去20年的觀察。他感嘆,「香港變了很多。」「變得最多的不是一塊磚頭,而是我們這個社會的運作模式。」

首導作品不為掙錢

《點對點》在近年港片中可謂獨樹一幟。雖然是一部愛情文藝片,但編排和製作相當細膩,除了選景、攝影構圖優美之外,還在實景上配上電腦製作的「點對點」圖,以致有觀眾誤以為真,到現場去尋圖。

影片在1999年已見雛形,但打磨13年至2012年才得以完成。個人的首部作品選擇香港罕有的文藝題材,黃浩然透露是因為經費問題,「沒有錢,你只能拍文戲。沒槍戰,沒飛車,沒炸彈,沒爆炸,沒特技。」

他介紹,影片的監製、編劇、導演,甚至歌詞,都是他一人獨攬,甚至劇情的主角也有他自己的影子。

至於拍片的目的,黃浩然表示「很單純」,「我不是為了賺錢而拍這套戲。我拍這套戲和不拍這套戲,其實我還是有我的生活。所以你就當我是任性一些吧,我想怎樣就怎樣」。

拍攝鮮為人知美景

雖然低成本製作,但影片處處看到導演、製作團隊的獨到匠心。《點對點》帶觀眾發現香港不為人知、卻頗具特色的景點,猶如展開了一次關於香港的深度歷史文化之旅。有的美景甚至香港本地人也見所未見。很多觀眾看完電影後感歎:「原來香港這麼美!」有觀眾從影片中整理出多達20個景點,然後按圖索驥去尋幽訪勝。

張雪芹憑《點對點》獲提名金像獎最佳新人。(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提供)

被問及能夠拍出這些鮮為人知的畫面的原因,黃浩然透露,這些景點都是他自己所熟悉的,是因生活環境所賜。他笑說,拍電影一定要拍得漂亮,而在這點上優勢就是因為他窮,「因為我窮,所以就要經常搬家——我住過很多地區,就會認識很多地區。我不需要靠別人告訴我說哪裡好看,我本來就有自己的想法。」

駕車經過堅尼地城海傍看日落。(《點對點》臉書)
2014年4月2日,黃浩然(右一)與一眾主創出席《點對點》首映禮。(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提供)

記者問他最喜歡哪個景點,他說是影片結局開拍的地方──堅尼地城海傍。他原本打算在將軍澳地鐵站做結局,但開拍的時候地鐵已完工,惟有另找一處正在興建的地鐵綫。「西營盤地鐵站是沒起好的,那是地盤來的,所以我說:『不如我們去那邊拍結局吧!』然後我就很快想到要拍堅尼地城海傍。因為我個人很喜歡堅尼地城海傍,因為哪裡都可看日落,但是旁邊有車過和(海)水濺出來的就很少見。其實香港很少有水濺到馬路上,那裡可能是唯一的一個地方。」

本土電影前景堪憂

黃浩然坦言,本土電影在香港的發展前景堪憂。主因是資金困難。他透露,雖然政府資助部分資金(如《點對點》獲藝術發展局資助39萬港幣),改編於日本同名推理小說的《逆向誘拐》,也獲電影發展基金部分資助,並選定邵仲衡、吳肇軒和蘇麗珊擔演。但政府對電影的支持力度不夠,較周邊國家反應慢半拍。

消失的不僅僅是城市景物

影片的主角在片中有一句台詞:「七十年代的香港跟現在完全不同。」很直白地表達了香港過去的懷念,對一代人的童年,包括《兒童樂園》及荔園大象景觀,以及已經消失的銅鑼灣大丸百貨等的集體回憶。

對於九七之後香港的改變,黃浩然一言以蔽之:「香港變了很多。」

他說,比如香港城市到處都在清拆重建,傳統老店無法經營下去,「就像你有一年沒有去,明年想去光顧的時候就已經倒閉了。」社會變化如此之快,他就希望大家可以放慢腳步。「其實如果我們人可以『慢活』,這個社會自然就會慢,而我們人是很快的,那麼社會(節奏)就會很快,這是很實質的。」

他說,如果延伸到九七之後的20年,「變得最多的不是一塊磚頭,而是我們這個社會的運作模式。」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的制度被慢慢改變,「為什麼不用以前一貫成功,或者是很好的運作模式?為什麼會轉了一些『好像不是這樣的』模式,我們為什麼不能維持以前所建立的一些制度,一些價值,一些做事的方法?」

對於已經改變的制度,黃浩然坦率地說:「其實以前的政府官員是不會這樣說話的,雖然政府官員都是人肉錄音機,答非所問都是兜圈子的,但是有些東西你會感覺得到這是歪理來的,你不能夠將事情黑白顛倒,你沒有做過就沒有做過。」

電影為保留優良傳統發聲

社會在變遷,傳統的價值和生活被打破。黃浩然不願隨波逐流,堅持開拍自己喜歡的、反映香港題材的電影。作為一個資深傳媒人,他希望電影讓香港人不要遺忘傳統、保留優良的傳統。

他以利舞臺為例鼓勵香港人,「那個時候沒有人說話,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資訊發達了。我所能做到的就是讓更多的人想起這些東西。」他自信滿滿地表示,「我相信越來越多人想起這些東西,越來越多人願意站出來表態,我們有能力扭轉這個情況。」

責任編輯:童莘

相關新聞
陳法拉疑遭刪戲份 黃浩然老婆待產隨時生
陳法拉黃浩然大馬獻唱
黃浩然讚小春兒子靚仔  出國未能探望陳茵媺
黃浩然警覺健康無價 病愈後戒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