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5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蕭路綜合報導)臺灣科學家觀測到了一個清晰的原恆星吸積盤,space.com形容它像一個「天文漢堡」。雖然襲擊盤在天文觀測中並不罕見,但是像這種高清晰的漢堡形原恆星吸積盤的觀測尚屬首次。這項觀測對原恆星的吸積模型以及行星演化都有重大意義。這項觀測在4月19日的科學雜志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
原恆星是恆星演化的早期階段。星際介質中的巨型分子雲在引力作用下收縮時,其核心部位會形成一顆心的恆星。這顆新的恆星就被稱爲原恆星。而此次被發現的「天文漢堡」,實際上是這顆原恆星的吸積盤,主要是由原來的巨型分子雲中的氣體和塵埃組成的。
這項觀測使用了位於智利的阿卡塔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天綫陣(ALMA)。一般而言,原恆星的吸積盤很小,不容易被觀測到。好在ALMA的靈敏度和空間解析度非常高,這才使得科學家們得到清晰的觀測結果。
這個原恆星系統被稱爲HH 212,離地球較近,大約1300光年。其中心的原恆星非常年輕,年量估計在40000年左右(太陽年齡約46億年)。從觀測圖片中看,該原恆星系統中心部位的吸積盤清晰可見。盤的上下兩側較爲明亮,而中間部分較暗,就像漢堡的上下兩片麵包夾著中間的牛肉一樣。這説明這個吸積盤是側面朝向我們的。
這項觀測對恆星和行星的演化理論有重要影響。首先,該觀測證實在原恆星演化階段即可形成吸積盤。其次,該觀測發現「漢堡」的「牛肉」部分,天文學中被稱爲赤道帶,比吸積盤的上下表面的亮度要低。這説明吸積盤的中心部分溫度較低,符合一些恆星吸積盤模型的預期。最後,這項觀測表明ALMA有能力清晰分辨側面朝向的恆星吸積盤,爲以後進行更多類似的的觀測打下了基礎。
責任編輯﹕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