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台大地質科學系助理教授任昊佳研究團隊以東沙環礁作為研究對象,首次直接證實人類活動排放的氮已經影響到遠洋環境。這項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化石燃料能源包括煤炭消耗和車輛所排放的氮,可傳播到遠洋,且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正在進一步擴大。研究成果已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
任昊佳指出,人類向自然環境中排放的氮已頻繁地造成陸地湖泊、河流以及沿岸海域富營養化,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使水體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水中生物的衰亡甚至絕跡,而這項研究結果再次警示,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正在進一步擴大,人類在滿足自己欲望的同時,也正向自然環境和其他生物施加壓力。
研究團隊透過東沙環礁內取得的珊瑚樣品,測量珊瑚中所含有機氮的兩種同位素(N14及N15)組成,結果發現,自1990年代末期開始,珊瑚中所含的人為排放的氮迅速增強,且增強時間和趨勢與亞洲化石燃料燃燒,包括煤炭燃燒和車輛廢氣排放的增加相符,這也是首次直接證實人類活動排放的氮已經影響到遠洋環境。
任昊佳說,這次研究結果也有助於完善利用大氣模擬方式取得的數據,從歷史到未來演變狀況都能夠有所了解。雖然人類排放的氮會影響遠洋,但海洋自己會將它稀釋,目前生物反應並不劇烈,不過影響可能是長期性的。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