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5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泓博、駱亞採訪報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共「一行三會」密集出台政策,加強金融監管。但許多專家表示,金融危機爆發根源未除,監管是一場激烈的利益博弈,面臨有始無終的風險。
最近,中共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以金融安全問題為主題,習近平表示,金融發展面臨不少風險挑戰是關係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根本性大事,要深化改革、加強監管、處置風險點、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此前,一行三會相繼發聲,密集出台政策指向嚴防加槓桿炒作和交叉性風險,減少資金在金融領域空轉套利,並加強監管。
銀監會在10個工作日內連發9道文件,指金融監管套利、委外等,去槓桿力度空前;證監會壓制併購重組打擊大股東資本運作,打擊場內短莊操縱短線賺錢等;保監會也加強了對保險資金運用的監管。
人行主管的《金融時報》文章以「疾風驟雨」形容銀監會半月來的監管動作。一行三會都在全面加強監管,這是金融業今年的主旋律。
香港《星島日報》報導引述分析認為,未來不排除恢復成立中央金融工委之類的機構。
大陸金融危機爆發根源未除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終身教授謝田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表示,中國大陸金融風險突出表現之一是江派把控的金融企業,出現許多影子銀行,金融理財也很混亂,這與那些金融大鱷有很大關係。二是對美的外貿政策。人民幣的匯率對中國的外貿出口會產生很大影響。
現在習近平與川普(特朗普)似乎達成默契,貿易壓力不那麼大的情況下,朝鮮核試驗的問題又擺上台面,但貿易問題未解決,還會出現。另外,房地產泡沫問題還在調控,有的地方在降溫。如果房地產的泡沫一旦破裂,銀行的貸款就會成為死帳。這幾種風險交織在一起,讓人感到強烈的緊迫感。
謝田認為,這幾種風險都與中共既得利益集團有關,金融風險與特權壟斷、權力腐敗攪和在一起。如果不把背後真正的原因搞清楚,不把壟斷的利益集團摧毀掉,永遠走不出風險。現在金融領域好幾個頭面人物已被逮捕歸案,但遠遠不夠,只有從政治上把江派解決掉,把整個貪官系統解決掉才能從根本上化解危機。
經濟學家茅于軾對大紀元記者說,金融存在的突出問題,一面是不自由,另一面是太自由。不自由表現在國家壟斷,老百姓不能參與開辦銀行,缺乏競爭。太自由表現在銀行管理者權力太大,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幾個銀行的行長本身就是大貪污犯。
茅于軾認爲,國家應該逐漸放棄國家壟斷,讓百姓也能開辦銀行,參與競爭。
大陸金融學家易憲容撰文表示,金融危機的根源就在於信用的過度擴張,無論是股市、銀行、信託、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等都是如此,只要過度的信用擴張,無論如何防範,金融風險聚積到最後沒有不爆發金融危機的。
易憲容說,從2003年以來,中國的信用擴張程度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如果政府對此沒有清楚的思路,不真正採取制度安排來約束,這就是未來中國金融危機爆發之根源。
他說,當前金融市場嚴厲的監管風暴,同樣是一場巨大的利益博弈,監管者是否能夠頂住來自各方的壓力,相當不確定,也面臨半途而廢的風險。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中美之間貿易打平和美國出籠全球性最大規模的減稅計劃,都對中國大陸經濟構成很大壓力。中美貿易打平,中共就沒有美元,中國大陸走在全球的話語權都將大幅縮水。減稅計劃出籠後,成本越高的國家越難以繼續,沒有辦法發展。
大陸金融領域8大風險
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提出,大陸金融領域有8大風險點正在積累,即不良資產風險、流動性風險、債券違約風險、影子銀行風險、外部衝擊風險、房地產泡沫風險、政府債務風險和互聯網金融風險。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接掌首日稱8大風險皆涉銀行,並表態稱,將「把銀行業監管好」。
另外,中共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還披露,中國金融業風險還存在:脫實向虛,有系統性風險的危機;金融與實體經濟失衡;存在公司治理失效的風險;有激進經營的風險;存在資產負債錯配風險等。
此前,中共前任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大陸當前最大的威脅是過度槓桿化,以及去槓桿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系統性風險。
樓繼偉認為,化解金融風險是現實問題,但去槓桿也不能過快,否則會出問題。貨幣政策適度緊縮一下,股市、債市馬上雙雙下跌,說明金融體系很脆弱,所以去槓桿需要一個過程。
有網民表示,中國之所以槓桿率太高都是中共追求GDP造成的。#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