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3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一位美國記者日前到中國大陸出差,去了2家修指甲(pedicure)沙龍,她依賴翻譯應用程式的語音功能與服務員溝通。她在NPR網站分享這兩次既冒險又有驚喜的體驗。
這位記者是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的科技記者沙哈尼(Aarti Shahani)。
修指甲第一回:宛如探險
沙哈尼在大陸的第一次修指甲經驗是在河南省鄭州市。她因發燒已在酒店待了幾天,突然想要去修指甲,然而當時已晚上10點,她查了互聯網發現,還在營業的一家修指甲沙龍店,距離酒店只有4公里。她想藉著翻譯應用程式,即使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應該沒問題吧,因此她大膽地出發了。
不過,剛開始就發生點小麻煩。酒店服務員幫忙叫出租車,沙哈尼進入出租車前使用百度翻譯應用程式問服務員:「出租車司機會用車內的儀表嗎?」她想確保不會被收取過高的價格。服務員似乎看不懂百度翻譯出來的中文內容,無法給她任何答案。
第一步失敗。雖然得不到答案,沙哈尼還是勇敢地上車出發了。
沙哈尼被載到一個很擁擠的角落,下車後沒有看到任何沙龍店,也無法看懂每間建築物上的中文。她走進一家商店,裡面有一名女士。她將地址拿給這位女士,並舉起手機,靠近她的臉龐。
這名女士懂她的意思,緩慢且清晰地對著手機說話,應用程式開始錄下她的話,然後執行翻譯功能。在莎哈尼手機屏幕出現了一行英文字:「向前走10米,右轉。」第二步闖關成功。
沙哈尼根據這名女士的指引,走到了一家修指甲沙龍。只是店面和她想像的差很多,看起來像是小酒吧,裡面有幾名上了年紀的男子。沙哈尼原本想打退堂鼓,最後決定堅持這趟探險之旅,畢竟這是一個深入民間的體驗。
麻煩的是,沙哈尼的翻譯應用程式這個時候開始失靈,可能是因為當地互聯網訊號薄弱。她試著問招呼她的女士,一個小時能得到什麼服務?那位服務員一遍又一遍地對著她的手機說話,手機上出現的是破碎的英文句子:「Give Money」(給錢)。
通過這個不完整的英文句子,沙哈尼猜想這位女士是要她付錢(人民幣88元,略少於13美元)。付錢後,這位女士請沙哈尼坐在一個破舊的人造皮革躺椅上,對面坐著一名酒醉男子,不停地喊著,並把店內免費提供的綠茶灑在地板上。
修指甲第二回:驚喜
沙哈尼第二次修指甲是在上海市,當時她走到一家店鋪前,看到門上用英語寫著「pedicure」。她想這應該是不會出差錯的沙龍吧。入了店,她使用谷歌翻譯應用程式,請美甲師告知姓名。她對著沙哈尼的手機說朱菊文,手機顯現的是Ju-wen Zu。
菊文對翻譯應用程式很好奇,願意使用這個工具與沙哈尼交談。由於店內很安靜加上菊文的耐心,沙哈尼有了很愉快的經驗,感覺就像在美國做美甲一樣。這一次的體驗,使沙哈尼建立了用翻譯應用程式在中國大陸通行無阻的信心。
她們兩人通過翻譯應用程式交談,沙哈尼得知菊文的父母是農民,今年36歲,跟著大姐來到上海,並結婚生子。
沙哈尼問她住在大城市的生活是否困難。菊文的回答,在翻譯應用程式屏幕出現的英文句子是:「Shanghai outsiders difficult place to exist because the housing is very expensive. Rent is also high.」(直譯為上海之外的人很難生存,因為住房非常昂貴,租金也很高)。
這個翻譯結果的準確度讓沙哈尼太驚訝了。接著菊文說,她每個月的房租是3000元人民幣,工資是8000元。當然,菊文也問沙哈尼一個世界各地女性都很喜歡問對方的問題:「你有男朋友嗎?」
兩人通過翻譯應用程式,愉快地交談了一個小時,並互相稱讚對方。
沙哈尼回到美國後,將她在中國大陸運用翻譯應用程式的體驗分享給谷歌翻譯主管休斯(Macduff Hughes)。休斯表示,逐字翻譯無法完整捕捉文化差異,希望未來的翻譯工具能夠做到,不只是注意到語法或文字,還要掌握說話者的想法和文化差異。#
責任編輯:李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