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位華人的媽媽,因小學二年級的女兒遲遲未能完成讀後感的暑假作業,不得不於繁忙的工作之餘陪著女兒到圖書館借書,沒想到她在偶然之中發現了一本令她感到非常意外的繪本(日本兒童圖書)從此,她迷上了繪本,平凡焦慮的育兒生活發生了奇妙地變化。
發現孩子天才般的想像力
(接前文)完成讀後感的作業後,女兒與媽媽的心態都發生了微妙地變化,在孩子看來,繪本可以讓媽媽傾聽自己的聲音,可以看到媽媽對自己的肯定,還有那驚喜的表情,這份得到父母肯定與關注的感覺,無疑是世上最幸福的感覺,只要稍稍了解孩子的心態,就會明白,接著孩子會表現出怎樣的行動,看似吃驚,其實都在情理之中。
原本不愛看書的女兒,沒翻開兩頁,就開始厭倦的她;總因漢字出錯,讀題出錯而成績較差的她,為此不停地被媽媽教訓的她一改常態,開始聽話,從學校借回自己喜歡的繪本,不僅自己讀,還自己模仿編寫兔子等小動物冒險的繪本,再自己配上漫畫,然後讀給媽媽聽,不僅故事生動,畫的畫也神態逼真,媽媽感到非常吃驚,這孩子具備着極強的模仿能力和自己獨有的想像力,大大的表揚了孩子,很快,這樣的良性循環不斷地出現。
孩子很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自己總在家中獨自擺放各種小動物小餐具,佈置臥室客廳等,一會兒做飯,一會兒散步,一會兒給動物洗澡,模仿自己熟悉的生活,邊想像邊說話,扮演各種角色,這一切媽媽原本都看慣了,覺得那是孩子自己的世界,從不介入,然而如今,孩子卻不停地跟媽媽分享自己的快樂,她總在擺好玩具後,把媽媽叫過來看她設計的動物小家,有一次,她指著玩具小梳妝台裡的盒子,讓媽媽看她的小電吹風,媽媽拿起一看,這不是剛壞掉的可以塞進耳朵的耳機嗎?這東西居然變成了電吹風?媽媽邊想著邊仔細地瞧著,突然像發現新大陸似的,一臉驚訝的表情說道:真的啊,太像了,簡直就是小型電吹風呢!媽媽越看越像,越發覺得孩子的想像力真的不簡單,原來孩子的眼中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感到很神奇,原本要丟掉的耳機,變成了一把漂亮的藍色的微型電吹風。
受到媽媽的鼓勵,之後,家中的廢物,不斷被孩子改造成各種玩具,比如要丟掉的衣架,孩子掛上橡皮筋,成了弓箭的弓,一次性筷子,變成了箭,還擺上空飲料瓶當靶子,邀請媽媽也來參加射箭比賽。
媽媽每天都有感動和驚喜,這才真正體會到,原來孩子真的都是天才,學校的成績並不能代表所有,也不是孩子全部的真相,育兒雖然責任重大,繁瑣,但只要用心關注孩子,傾聽他們的聲音,就會看到孩子獨特的才能。給予他們自信,肯定孩子不同的獨自的才能,才能順勢引導,事半功倍。
媽媽的變化
可以說,媽媽的變化非常重要,如果不是那本為給孩子完成暑假作業而讀的繪本,讓她意識到陪孩子說話和交流的重要,她絕對不會有如此的耐性,也就不會發現原本看似無聊的孩子的世界居然如此的有趣,當然極有可能連帶孩子具有的天才,都一併埋沒了。自那以後,媽媽很注意聽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變成了一種不自覺地期待,育兒成了樂趣和對生活的重新認識。信賴與交流每天都在進行。
有一次,女兒玩過家家突然說道,媽媽,你看,這很像我們家,媽媽剛想問理由,孩子不等媽媽張口,已經開始解說:媽媽,你知道為什麼像我們家嗎?因為爸爸很少在家,平時就是媽媽和孩子啊,所以,這裡沒有擺放爸爸,只有媽媽和孩子一起吃飯呢。
媽媽聽後,讀懂了孩子心中的遺憾和孤獨感,意識到,必須針對此事用孩子能懂的話告訴為何爸爸不在家,爸爸是否愛她,為何愛她。孩子聽後很高興,儘管還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世界和養家的辛勞,但是媽媽耐心地為自己解說本身,就讓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被重視,這等於鼓勵孩子有任何煩惱都可以說出來,媽媽不會不耐煩,也不會視而不見,只要保持這樣的信賴關係,自閉和抑鬱是可以避免的。
同時媽媽還想到,雖然孩子寫的讀後感不如說的明白,有條理,但是,只要她敢於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清晰地說出想法背後的理由,隨著大人給出的肯定和理解,敢於表達的自信就會成為孩子一生成長和學習的動力,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會懂得如何寫文章。關鍵是,父母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耐心傾聽的環境。
讀繪本帶來的驚喜每天都在改變著這對生活在日本的華人母女,雖然故事都很精彩,讓我們暫且告一段落。下一期我們介紹一位日本人的媽媽繪本育兒的心得,她將告訴你讓孩子絕對喜歡看書的秘訣。因為有很多媽媽訴苦,明知繪本的重大作用,可是自己的孩子卻討厭看書。◇
(點閱【與心靈共鳴的圖畫書──繪本】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