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3月14日訊】中共將領中說話直率、脾氣急的人不少,譚震林就是其中一個。他1926年加入中共,1927年追隨武裝暴動失敗後的毛澤東進入井岡山,建立紅色根據地。在中共因國民黨的圍剿而被迫逃亡,開始所謂的長征後,譚震林受命留守蘇區,繼續遊擊戰爭。抗戰期間,擔任新四軍第六師師長兼政委。與其他中共將領一樣,遵循毛的指示,不打日軍,專打國軍。1949年中共建政後,歷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省人民政府主席、省軍區政治委員、華東局第三書記、中共中央副秘書長、國務院副總理等職。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追隨毛且級別不低的高官,卻在文革期間喊出了後悔加入中共及跟毛走之語。
「三不該」出爐與「二月逆流」
1966年文革爆發後,在毛的縱容下,紅衛兵四處打、砸、搶、燒,殘害無辜。社會秩序的混亂,對各級領導的衝擊,都使中共黨內大批黨內元老在感到自身處境岌岌可危的同時,對毛及文革都產生了不滿的情緒,特別對執行毛命令的江青等人更是非常不滿。這種不滿最終演化成了面對面的質問。
1967年2月14日和16日,中央政治局在懷仁堂召開碰頭會,召集人是周恩來,與會者包括陳伯達、康生、張春橋、謝富治、陳毅、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李先念、譚震林等。在14日的會上,葉劍英質問陳伯達、康生、張春橋,為何在把黨、政府、工廠、農村搞亂後,還要把軍隊搞亂?為何不經過政治局討論,就改名為上海公社?雙方爭執起來,互不相讓。
1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譚震林,質問張春橋為何要迫害上海市委書記陳丕顯?張春橋回答是「群眾不答應!」被激怒的譚震林說道:「你們的目地就是要把老幹部統統打倒。四十年的老革命,落得家破人亡。這是黨的歷史上鬥爭最殘酷的一次,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照這樣下去,你們幹吧,我不幹了,不跟了(指緊跟毛澤東),砍腦袋,坐監牢,開除黨籍,我也要跟你們鬥爭到底!」
他還提高嗓門說:「我一生犯了三個錯誤,第一、我不應該活到今天;第二、不應該跟毛澤東幹革命;第三、不應該加入中國共產黨。」說完便拂袖而去。
借著譚震林的話,陳毅、葉劍英、聶榮臻、李先念等人也趁機對造反派批鬥老幹部提出了批評。這就是文革初期被定為「二月逆流」的「四帥」、「三老」「大鬧懷仁堂」。
再度向毛表態
在江青將譚震林的話以及其他將領的表現告訴毛澤東後,毛在2月18日親自召開了政治局會議並大發雷霆,稱「否定文化大革命,辦不到!大鬧懷仁堂,就是要搞資本主義復辟,讓劉、鄧上台。大不了我同林彪南下,再上井岡山打遊擊。陳伯達、江青槍斃,康生充軍!中央文革小組改組,陳毅當組長,譚震林當副組長,余秋里當組員,再不夠,把王明、張國燾請回來;力量還不夠,請美國、蘇聯一塊來。」
譚震林打斷毛的話,稱自己沒有錯,並再度表示自己「不該早入黨四十年,不該跟你幹革命,也不該活到65歲」。毛憤然離開了會場。此後,譚被毛責令「請假檢討」。此外,當年召開的八屆十二中全會也對「二月逆流」進行了批判。
譚震林兩度發出同樣之語,顯然是因為其頭腦中對此已思考多日,並非一時心血來潮。
被打成「大叛徒」
據大陸《文史月刊》2008年10期中的《「二月抗爭」中的譚震林》一文記載,1968年3月21日,在京西賓館禮堂,一群來自江蘇的彙報團成員在等待中央領導的接見,周恩來、陳伯達、康生、江青、姚文元等出席。在會上,江青向人們宣布了一條爆炸性的消息:「我們有確鑿證據,譚震林是大叛徒!」第二天的「紅衛兵」小報,幾乎全部刊登了「譚震林是大叛徒」的消息。
6天後,江青、康生又在首都工人體育場的主席台上,再次聲稱「譚震林是一個叛徒」。一時間「打倒大叛徒譚震林」的標語鋪天蓋地而來,全國各地也相繼掀起了揪鬥「譚式人物」的狂潮。
據說,江青的所謂證據是來自一些人的揭發。揭發材料稱,七七事變後,譚震林擔任閩西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他到金豐傳達命令途中,被國民黨軍隊扣留一夜,後又放行。還有人揭發,譚震林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時,從福建龍岩出發,去江西新四軍軍部彙報工作,路經瑞金時,被國民黨江西員警保安總隊黃才悌部包圍,譚震林等100餘人被繳械,扣留一星期左右,譚在此時背叛了革命……
與慘死的彭德懷、賀龍、陳毅相比,譚震林在文革時雖然吃了些苦頭,但畢竟還是保住了性命。1971年林彪出逃後,毛對「二月逆流」成員態度有所改變,譚也給毛寫信認錯。1973年,譚震林在毛的特批下,被恢復了原來的生活待遇,還被選為中央委員。1975年並出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結語
譚震林是否在建政前背叛過中共,筆者並不知曉,但說其是叛徒的江青卻在文革後被中共公開確認為叛徒,到的確是個諷刺。而從兩次發出「後悔加入中共、跟著毛」的譚震林看,他是深知中共的殘酷的,因為他自己就曾經在肅反擴大化時,以莫須有的罪名,和項英共同合謀處決(用大刀砍殺)了原紅12軍參謀長林野夫婦。
估計當同樣的迫害落在自己身上時,譚震林才意識到跟著中共和毛是一個多麼愚蠢的決定。只是上賊船易,下賊船難,譚震林直到臨終還是坐在了中共這條賊船上。#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