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2月05日訊】1918年1月5日在塔里達宮舉行的立憲會議,是在布爾什維克水兵槍口的監視下進行的。
作為布爾什維克代表團的成員,人民委員會海軍事務部政委拉斯柯爾尼科夫全程親歷和參與了這次會議,他在1934年出版的回憶錄裡詳細敘述了當天在塔里達宮發生的真實情景。
按照拉斯柯爾尼科夫的敘述,塔里達宮會場的警衛是由契卡的秘密警察所控制的,任何人進入塔里達宮,都必須持有彼得格勒契卡頭目烏里茨基簽署的通行證。
會議開幕後,布爾什維克代表首先提出動議,要會議承認布爾什維克政府。這一動議被大會以多數票否決。此後列寧見控制不了局面,逐決定解散立憲會議。
拉斯柯爾尼科夫回憶說:「我們被傳喚到團組所在的廳房開了一個會議。按照列寧的建議,我們決定以大會拒絕工人和被剝削的人民的權利宣言為理由退出立憲會議。我和洛莫夫被授權執行這一任務。」
回到大廳後,拉斯柯爾尼科夫登上了講壇,「在說明我們將不走立憲會議道路後,我做出了全體布爾什維克退出大會的聲明,隨即走下講壇。」
當拉斯柯爾尼科夫回到政府會議廳時,列寧微笑的對他說:「現在沒必要驅散立憲會議,讓他們盡情地聊下去,然後打碎它。明天我們不會讓他們任何人走進來。」就這樣,布爾什維克與左派社會革命黨代表先後退出了會議。
儘管布爾什維克與左派社會革命黨代表退出了會議,但由於多數代表拒絕了布爾什維克代表建議立憲會議把權力交給蘇維埃並自行宣佈解散的蠻橫要求,此後會議仍按議程進行,一直堅持到次日淩晨4時左右。
最後,當議長切爾諾夫宣佈將就一項議案表決時,布爾什維克委任的塔里德宮警衛隊司令熱列茲尼亞科夫走到大會主席臺上,用粗壯的手拍了拍滿臉驚愕的切爾諾夫的肩膀,口氣堅決強硬的對他說:「警衛們累了,我建議會議結束,大家都回去吧!」
面對這位帶槍的司令的命令和威脅,議長匆匆宣讀了社會革命黨擬定的「土地法」和其他重要決議草案,然後向代表們宣佈散會,並決定在當日下午5點再度集會,那是大會最重要的表決議程。但等到下午5點鐘會議代表們再回到塔里德宮時,發現宮殿的所有門都被緊緊鎖上了,大門上貼著布爾什維克政府解散立憲會議的佈告。
事後,當拉斯柯爾尼科夫和迪本科去會見列寧,告訴他立憲會議是怎麼倒楣的結束時,他擠了下黑色的眼睛立即高興起來,然後奇怪的問道:「維克多‧切爾諾夫真的乖乖的聽了指揮官的話,連哪怕一點反抗的表示都沒有?」於是他右側靠著沙發哈哈大笑起來。
世界憲政史上最短命的立憲會議,便這樣在列寧得意的嘲笑中夭折了。布爾什維克的機關槍聲和兵痞的咆哮敲響了俄國近百年民主革命的喪鐘,迫使剛剛擺脫沙皇專制的俄國走向了更加黑暗的一黨專政的極權時代。
1918年1月6日,立憲會議被解散的當天,布爾什維克在未經外界承認的情況下,宣佈用他們所控制的蘇維埃代表大會取代立憲會議,成為俄國的最高立法機構。
1月8日,布爾什維克召開了第三次蘇維埃大會,由其把持的這次大會批准了蘇維埃政府的所有法令,並宣佈它為永久政府。
布爾什維克用槍桿子強行解散立憲會議的暴行引發了廣泛而強烈的抗議。
1918年1月6日,主要由孟什維克組成的(聯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發表《致全俄公民書》,這個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開頭、以「社會主義萬歲!」結尾的聲明指出:「立憲會議被以武力驅散了。……甚至早在中央執行委員會打算做出解散立憲會議的決定之前,立憲會議就已經被解散了。布爾什維克一如既往,首先用武力解散了立憲會議,隨後便關閉了塔夫利達宮不讓任何一位立憲會議成員進入。只是在這以後,才要求中央執行委員會公佈關於解散的命令。因為自布爾什維克黨奪取政權以來,蘇維埃的全部作用歸結為在『人民委員會』的決定上蓋上一個印章。沒有任何『蘇維埃政權』,有的只是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的政權,以及追隨他們的那些武裝隊伍的政權。」
這一天,除布爾什維克以外的各社會主義黨派,即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和人民社會黨還聯合發表傳單,指出:「1905年1月9日,尼古拉‧羅曼諾夫和特列波夫槍殺過要求召開立憲會議的工人。今天,當勞動人民經過12年鬥爭之後,立憲會議已由人民選舉產生,而彼得格勒的工人又一次為立憲會議而遭到自稱是工人階級代表的那些人的槍殺」!從此,「沙皇專制式的黑暗時代開始了。」「公民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被剝奪了。」「工人的旗幟被撕毀、被燒掉了。」
列寧扼殺立憲會議的暴行也遭到了歐洲社會民主黨領導人的批評。
羅莎‧盧森堡說,「列寧和托洛茨基曾經強烈地要求召開立憲會議」,而十月革命後的立憲會議選舉又「是根據世界上最民主的選舉」,「在完全自由的條件下進行的第一次人民投票」,布爾什維克卻「毫無敬畏之念,乾脆宣佈投票結果毫無價值」,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行為。
考茨基說:「蘇維埃組織優於普選,在於它更加專斷,它可以把一切它看著不順眼的組織排除在外」。「我們的布爾什維克同志把一切都押在歐洲普遍發生革命這張牌上,因為這張牌沒有拿到手,他們就感到不得不依靠行使赤裸裸的權力,即實行專政來代替他們所缺乏的條件。」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