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民主100問》之十三:什麼是憲政

作者:謝燕益

人氣 418

【大紀元2017年12月17日訊】編者按:2015年7月9日,中共開始密集抓捕、傳喚全國各地的維權律師及其助理。王宇、王全璋、李和平、謝燕益、周世鋒、謝陽、隋牧青、李春富等一批知名律師被捕,有的至今下落不明。謝燕益在被非法監禁553天後,獲釋回家。他在監獄中遭遇了怎樣生與死的考驗?謝燕益親自寫下近20萬字的《709紀事與和平民主100問》,大紀元網站首發此書,將分兩大部分連載:其一為《709紀事》,其二為《和平民主100問》。

51. 赦免與社會和解,以善意回應善意?

答:對專制集團有一種觀點認為以犯罪團伙論。在專制統治的後期,維繫專制統治的是極少數。事實上大多數都是被綁架的被動作惡者。因此從現在起就有必要對專制集團作一正確分析,進行必要的披露、曝光與列舉,這不僅是基於事實的也是基於策略的。

一類是專制統治的決策者、維繫者,對專制統治進行宏觀的籌謀,利用國家暴力機器系統地鎮壓人民維持專制的,還有其執行者。二類是具體案件中的作惡者,利用專制權力對人民巧取豪奪,包庇掩蓋罪惡的,這一類與一般刑事犯等同。攻心之策直指人心,就是那些為爭權奪利喪盡天良的酷吏,像戈培爾之流、王立軍之流,直指其心,背上血債製造各種冤獄、喪心病狂,他們極其恐懼,把內部分清楚,一部分是無知糊塗者,大部分是觀望、順風倒者,極少部分屬於酷吏,最終需要依法震懾清算的是極少數。

對於專制統治後期專制集團內部的選擇,任何善意和善待都應當以善意和善待回應之。本著人性本善的立場,歡迎專制統治的當權者能夠在新的歷史時期凍結專制權力並採取積極善意舉動,首先莫過於釋放政治犯、良心犯,只有完成了這一步才有道義力量攫取政治自由化到來之前的話語權,擁抱轉型正義。這也是專制社會自我救贖的歷史任務和機會。

與此同時,對於普通刑事犯也應當給與赦免,他們像所有人一樣人性本善,只是基於某種原因,走向犯罪的道路,其實專制的司法及監獄是扭曲毀滅生命尊嚴和人性的手段,每一個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摧殘和非人道對待,服刑人員的人性被扼殺扭曲而並未真正得到救贖。有鑒於此,應當進行更大範圍最大程度的天下大赦,凍結所有死刑案件,能夠用善意和善待給予失足者改惡從善的機會,每個坐監的人也都是普通人,都有這樣和那樣的人性的弱點,我們彼此不應當隔閡與恐懼,而是相互包容、信任、平等、尊重、了解與互愛,告別過去開啟新生,堅信善的力量。

對於一般瀆職貪污犯罪,也應該給與赦免的考慮,結合追回財產挽回損失的情況 ,歸根到底他們也是專制權力的受害者,即便對那些踐踏人權犯有反人類罪的公職人員需要成立專門委員會展開調查真相的工作,除有極特殊情況的如犯有酷刑、謀殺、群體滅絕等嚴重的反人類罪行的儘量也要給予寬宥諒解給予赦免,最終的審判由上帝完成。

52. 什麼是憲政?

答:憲政就是一套以人權保障為核心的權力制約機制,目的是人權,方法是制衡,表現是憲法法律至上。當代憲政基本配置和內涵包括:1. 人權至上,以公民個體本位為基礎,保障人的生命、自由、財產和尊嚴。2. 三權分立,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獨立、互相制衡。3. 司法獨立,司法不受任何勢力左右,憲法法院可以對行政決定、立法結果進行司法審查。4. 政黨政治,不同的政治社團進行開放的選舉競爭,獲勝者組閣執政。5. 議會財政,政府預算必須公開透明經過議會審核。6. 有限的法治政府,即政府必須在一個法律規定的權力清單上行使權力。7. 利伯維爾場經濟,以保護私有財產權利為核心,多元經濟主體在一個開放自由環境下競爭開展經濟活動。8. 民主選舉,一切公共權力都必須經過人民公開的選舉確立,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9. 軍隊國家化,一切軍事組織武裝力量屬於國家,由國家的合法程序決定軍事組織武裝力量的相關事務。10. 新聞自由,政府不干預民間的新聞機構,新聞自由獲得法律保護。一些具體理念和措施如:基本人權、程序正義、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遊行集會自由、結社自由、共和政治觀、普世價值、超越階層、群體、黨派,秉持人道使命、人道主義立場、不做惡原則、無害原則、地方自治、私有財產、公共財政、政教分離、軍隊國家化等等,簡言之就是人權至上、和平民主、法治國家。

53. 憲政民主、法治漫談?

答:憲政民主是一套系統工程,沒有捷徑可走,需要毅力與堅韌,考驗一國精英及大眾的學習能力,大量技術規範,像做學問一樣,需要人的認知、理解、實踐的笨功夫。講規則、講程序不是浪漫主義什麼革命烏托邦搞投機、短期行為,避免民粹主義、籠統空洞的主義、口號大行其道。訓練人們的理性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規則意識和務實精神。自由公民是憲政民主的基石,公民的權利、責任意識與憲政系統共同生長。在權力制衡的條件下,法治不僅作為工具而是目的,憲政建設時期遵循和平民主的原則,精英共和與大眾民主相結合,培養誠實、本分、克制、理性、自律的公民人格。

54. 憲政原則及權力架構之於中國?

答:憲政原則即有限權力和權力制衡。權力分為政權和治權。有限權力即在憲法上列明政府的權力清單。公權力法無明文規定不可為,公民個體權利則法無禁止既可為。只有以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為目的並具有必要性的法律所確立的政府權力,才是合乎憲政主義之人權保障原則的政府權力。權力制衡方面橫向一般由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制衡。縱向中央地方分權制衡,按照中國現實情況,應當採取有限地方自治。在憲政實踐中無論從立法、行政、司法都按比例原則處理,以公民權、人權的實現與保障為目的採取必要、適當、合理的比例原則。

民族自治一般指立法、行政權部分由民族地區自治,主要體現在教育、文化、語言、信仰等方面,其它方面如交通、經濟、醫療、環保等與一般地方一致,司法權統一於以保障人權普適性原則,由中央建立的司法系統統馭。

憲法羅列剩餘權力之後,其餘權力,中央和地方按均權原則劃分立法權限。全國性事務歸中央立法,地方性事務歸地方立法,全國與地方關聯立法經過中央和地方兩級審議核准。出現權限爭議由司法裁決。

世界各國聯邦制按照各自歷史不同大致有分權聯邦與合成聯邦兩種類型。中國原來作為單一制傳統的國家不管名義上如何命名,實質上接近於分權聯邦比較適合。分權聯邦權力自上而下,合成聯邦則相反,再經過長時間的地方、中央及各種政治勢力的博弈演進形成一種平衡關係。美國是各州進行的合成聯邦與其歷史上各州先天的獨立地位,地方與中央的力量對比有關。分權聯邦、合成聯邦二者皆為合作聯邦。

55. 為何要採用議會制?

答:對未來中國來說,議會制的政體是最佳選擇。走議會制的憲政道路既符合中國傳統也立足於現實。從政府是必要之惡出發,政府的消極、保守性質決定了議會制的天然合法性,通過利益代言機制形成議會鬥爭來制約公權保障民權。

在中國官本位文化和民粹主義滋生泛濫的歷史背景下,總統制比較容易出現總統候選人不管勝選者還是敗選者挾民意自重之虞,對憲政民主產生威脅。

與此同時,往往議會制由多數黨組閣,議會容易支持政府,而總統制,議會多數黨與民選總統(假如設置的話)可能形成政爭局面。當然,眾所周知,憲政的精神是權力制衡,有足夠的制度措施可以達到這一效果,比如:為了與行政權力相互牽制,國會議員選舉,一般任期和選舉周期與行政權力的確立如總統或多數黨領袖選舉進行錯置,美國國會眾議員中期選舉就是意在制約總統。

國會一般由兩院即參議院、眾議院(上院、下院)組成。之所以採取兩院制是由於民意的不穩定、短期行為以及少數權益處於弱勢地位,民意需要一定程度的制衡。眾議院的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參議員由各地方立法機構選舉委任或選民直選產生。主要行使立法權、監督權。監督權又包括政策批准、人事核准、彈劾、聽證質詢等。全國性事務和與全國相關的地方性事務一般眾議院都有提案權和審議權,再經由參議院審核最後經總統或行政負責人簽署生效。與全國相關的地方性事務,參議院也有提案權和審議權,經眾議院審核後經總統或行政負責人簽署生效。行政權力除了依憲法行權外同時有向國會的提案權。兩院之間一般有聯席委員會協調立場,國會設置常設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對議案進行調研審議。(未完待續)#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李婧鋮

相關新聞
《709紀事》之廿三:誰也逃不過歷史審判
《709紀事》之廿四:最後的出路
《和平民主100問》之五:私有財產權利
《和平民主100問》之六:人性分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