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病逝 大陸一致緬懷 對岸態度多樣

人氣 7473
標籤:

【大紀元2017年12月14日訊】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週四(12/14)上午病逝高雄。因詩文作品被收錄在中小學教材中,余光中病逝的消息在中國大陸引發網民的一致緬懷。而台灣民間則相較冷淡,對余光中評價不一。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於南京,早年因戰禍顛沛流離,卻在文壇嶄露鋒芒。一生從事詩歌、散文創作,評論寫作及翻譯工作。梁實秋曾評說:「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余光中先後主持多種文學刊物、文學獎,在華文世界出版著作近百種,成為當代華文世界經典作家之一,對台灣現代文學影響既深且遠,遍及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

余光中的詩文作品廣泛為兩岸三地的教科書收錄,如《鄉愁》《我的四個假想敵》《聽聽那冷雨》;多篇詩作更被譜成歌曲傳唱,因此為兩岸三地的民眾所熟悉。余光中也因此被稱為「鄉愁詩人」。

據BBC中文網的報導,余光中病逝的消息被大陸媒體《北京青年報》首度在微博上轉發後,立刻引發了極大關注,一個小時內,該條微博的互動數(轉發、評論、點讚)就超過17萬。

所有大陸網民幾乎是一邊倒地緬懷和難過。能夠在大陸以此程度被集體緬懷的公眾人物並不多。

從媒體及網民的反應來看,余光中的詩作《鄉愁》被提及頻次最高,很大程度來自於其詩作被列入中小學教材中。

網民們表示:「一路走好,伴隨我們語文課本的鄉愁。」「昨天晚上上課還全班一起朗誦了《鄉愁》……當時還在想……余光中老先生還健在真是太好了…… 結果今天……看到消息一時不能接受……」「昨天老師才給我們唸了余光中先生的詩,今天就看到了這消息,一路走好。」

《鄉愁》表達了一個身在台灣的人對中國大陸家鄉的深切感懷,很多人借其寄托兩岸統一的願望。

不同於大陸民眾的一致緬懷,台灣民眾的態度更為多樣。

BBC報導說,比較多見的是,不少網民在推特和臉書上用「余光中『R.I.P』(安息吧)」表達緬懷。也有相當部分在表達負面聲音。但總體而言,台灣民眾在社交媒體上的反應在數量上遠少於中國大陸。

對於兩岸網民不同的反響, 有網民在臉書上評論說:「人們緬懷的不是他的文學,而是他的『鄉愁』。有人緬懷他的鄉愁,就有人憎恨或無視他的鄉愁。所以抒情詩人走了,大陸刷屏,對岸無聲。」#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余光中為嘉中文學步道文學館揭幕
馬英九探余光中  相談40分鐘
余光中代言 「手寫有溫度 寄信有真情」
三退聲明精選(2024/12/29)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