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1月06日訊】近日,一家陸媒的新聞板塊低調報道了「抗霾技術」的研發者付林深陷牢獄的真實故事。若非有幾位學術泰斗、業內人士為他的遭遇發聲,人們或許至今都無法得知,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中國一直存在著這樣一位不僅發明了抗霾技術,甚至將其成功應用的科研專家。
據媒體報道,付林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技術科學系的教授、博導,他發明了一項對節能減排有著重大意義的技術,學名叫「基於吸收式換熱的集中供熱技術」。這項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技術可以「大幅提高發電廠廢熱的回收量,將其轉變為北方供暖的熱能,從而減少煤的消耗」。
2013年,「最早使用這項技術的山西大同,已經從嚴重的霧霾城市,變成了空氣質量最好的北方城市」。據媒體報道,「2015年、2016年大同二級以上良好天氣數超過300天,而這項技術每年可以為大同節約67.8萬噸標準煤」;「很多人吃驚的看到,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情況下,被改造小區的供熱面積增加了50%」。
此後,濟南也投資了100億,打算在當地開始「外熱入濟」的項目,由付林擔任首席專家。據估算,這項致力於「把濟南周邊電廠排放的廢熱引入濟南,轉化為城市供暖能源」的工程,「每年能節約335萬噸標準煤,並且可以減排0.8萬噸煙塵、2萬噸NOx、2.2萬噸SOx」。緊隨濟南的,還有太原。因為「把太原40公里外的古交發電廠的廢熱引入太原,將解決8000萬平米的供熱,相當於太原市供熱面積的一半」。
遺憾的是,濟南與太原卻沒有山西大同那般幸運。就在付林打算前往濟南向有關領導匯報工作的當天,他就被北京海淀區檢察院傳喚,說有人舉報他「貪污」和「挪用公款」。儘管他還有另一項專利技術成功應用於燃煤電廠,「實現了燃煤煙氣降污及深度餘熱回收一體化」,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播放的中國宣傳片中甚至有30秒的專門介紹;2016年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以及2017年被推薦參選「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但自他被正式批捕後,連「取保候審」的機會都沒有。
說起這位發明了獨創技術的專家居然被控「貪污」,不免讓人唏噓不已。但從一些材料上看,所有的證據似乎只圍繞著「一連串陰差陽錯的合同」展開。而唯一被質疑的關鍵也只在於,「老師們的關聯公司到底能不能參與重大科研項目」。此外,貪污加挪用公款,合起來不到700萬,卻使這位致力於環保的科研專家深陷牢獄長達一年半之久,這足以凸顯出中共當局對保護知識產權以及生態環境的真實態度。
試問,一個有益於上億、甚至幾十、上百億項目的技術研發者,真的需要靠貪污一個零頭來發財、致富嗎?政府一直口口聲聲表示,要大力減排、解決污染問題,但為何卻不能給相關的技術人員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以致於讓其背上「貪污」的罪名?退一萬步說,即便他有貪污之實,但與那些轉移了上百億資產到海外、造成國庫虧空的貪腐巨鱷相比,能用這筆錢研發出「抗霾技術」,也算是功過相抵了。
由眾多的環保項目都因付林深陷牢獄而被擱置的現狀來看,抓捕一個貪污的科研人員,似乎並不是有關部門或某些權貴的真實目地。從「抗霾技術」的關鍵在於「減少煤的消耗」來看,各地打造的環保項目之所以被叫停,恐怕是因為已經妨礙到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煤炭生意。這樣的生意在中國,決非等閒之輩所能經營。除了中共的政治權貴,其他人或是連插手的機會都沒有。
儘管有院士力薦,電廠、水泥廠、鋼鐵廠等高能耗產業排放的廢熱,都可以用「抗霾技術」來加以利用,然而,從付林被抓的事件中,我們卻已然認識到,是凡動了中共權貴的奶酪,再好的技術也無法得到推廣和應用。即便這樣的技術能讓中國的億萬老百姓從中受益,即便這樣的技術能改善中國持續惡化的生態環境,也會被官方以各種名目扼殺。如今,給「抗霾技術」的發明者扣上罪名,並剝奪其自由,迫使環保項目擱置,正是中共利益集團所採取的扼殺方式之一。
中共為了牟利,決不會顧及老百姓的處境,這就是它最真實的本質。如今,抗霾、節能技術的發明者被抓,不過是再次證明,中共權貴們唯一在乎的,只是自己如何撈錢而已。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不會考慮老百姓的死活。#
責任編輯: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