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新書發表會
【大紀元2017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蔡上海台灣嘉義報導〉11月3日下午在台北市紀州庵文學森林有一場特別的新書發表會,這是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百年紀念版的發表,現場冠蓋雲集,包括監察院長張博雅和嘉義縣市長張花冠、涂醒哲等嘉義菁英齊聚一堂,共同感念蘭記書局創辦人黃茂盛過去為推動漢文化所做的貢獻。張花冠說,蘭記書局是臺灣第一家書局、第一個現代化的書局,更是臺灣書局國際化的先驅,她的諸多成就,在臺灣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
一百年前(1917年),嘉義出身的黃茂盛在嘉義市中山路(當時的大通)上創辦了蘭記書局,是臺灣第一家現代化經營的書局,也是臺灣第一家出版社。
黃茂盛在日治時代和戰後印製漢文讀本,教育臺灣同胞寫漢字、習漢文,投入心力保留漢字文化,與林獻堂中央書局、連橫的連雅堂書局和蔣渭水文化書局同列臺灣四大書局,他不但是日治時期重要的中國與日本圖書引進者,累積超過半世紀的出版品、各式主題的代銷書籍、圖書目錄、書店帳本、與書商的往復資料、圖章、剪報、書畫卷軸、照片和交友函件,幾乎等同於二十世紀前半葉的臺灣出版縮影。
2007年,江林信、江寶釵、何義麟、李志銘、河原功、林以衡、姚榮松、柯喬文、柯榮三、許旭輝、張文薰、黃文車、黃英哲、黃美娥、楊永智、楊儒賓、蔡盛琦和蘇全正等學者,透過閱覽及研究蘭記書局家族保留的珍貴史料、整理分析及討論後,集結出版「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確立了「蘭記」在臺灣出版史上的定位與貢獻。
惟第一版的論文集並沒有訪問到「蘭記」的後人,身為「蘭記」第三代的黃寶慧,因緣際會得知有這本論文集的存在,於是找到了出身嘉義的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希望能補齊其中不足的內容,終於在2017年11月重新出版這本百年紀念版。
黃寶慧指出,當年她的爺爺黃茂盛在日治和戰後年代教育臺灣同胞寫漢字、習漢文,成為臺灣漢文化的重要推手,藉著百年紀念版的重新出版,她得以重新探看這些遺留下來的史料文物,她相信這些印刻著臺灣文化一百年的史料圖書,將為臺灣這塊土地的文化傳承作最好的見證。
3日在台北舉行的發表會,冠蓋雲集,張博雅、前法務部長城仲模(嘉義早年隸屬台南州,城仲模是台南人)、中研院院士李鴻禧、張花冠、涂醒哲和媒體人張啟楷等嘉義地方聞人,以及黃茂盛的家屬及協助新書出版的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都到場見證這本堪稱臺灣出版史最珍貴史料的集結出書。
張花冠說,她小時候不愛讀書,在「蘭記」最常買的是文具,買的第一本書書名是「聰明的小母雞」,但她旁邊有家麵包店的漢堡很好吃,她常去買豬排漢堡和雞排漢堡。
涂醒哲則說,他比較愛看書,有錢人吃漢堡,沒錢人買書,漢堡吃下去就沒了,書可以看很久。此話一出,惹來全場哄堂大笑。
城仲模看到現場陳列的「三字經」讀本,驚訝不已,他說,那本書小時候他有讀過。
張花冠說,「蘭記」早在百年前就以印行圖書目錄、刊登廣告、舉辦促銷活動及利用郵購等現代化行銷手法銷售書籍,堪稱當年那個時代的領先者。尤其創立類似讀書俱樂部的「漢籍流通會」,以贈書方式獲得索書者的名單,以會員借閱次數了解讀者的閱讀習慣與受歡迎的圖書類型,這樣的經營型態,在今天這個年代叫做「Big Data」,真的很了不起。
發表會中黃寶慧特別贈送嘉義縣市各100本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百年紀念版,由張花冠和涂醒哲代表接受。
黃寶慧並簽署一份蘭記史料文物公開捐贈聲明,希望能為這些見證臺灣漢文保存發展一世紀的文獻史料,尋找一個國家級、或者是能永久珍藏並展示的去處,讓大家看到臺灣文化發展歷史的每一個軌跡。◇
責任編輯:曉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