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高亦清綜合報導)每到「雙11」,各大商家都打出降價促銷口號,許多消費者也在這天大量購物。今年「雙11」大陸全網銷售額2539.7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但中消協調查顯示,許多電商平台在「雙11」促銷活動中,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註價格的情況較為突出。
11月29日,中國大陸消費者協會發布《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在今年宣稱參加「雙11」促銷活動的539款非預售商品中,有78.1%的商品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雙11」價格或更低價格購買到,這一比例比上年有所增加。
這一結果是中消協跟蹤16家網絡購物平台,選取服裝鞋帽、手機數碼、食品特產、化妝洗護、家居家紡、母嬰用品、箱包配飾、家用電器以及其它日用品等九大品類中的668款商品調查的結果。
報告指出,在預售商品中,有4款商品「以『劃線價』形式虛構『原價』,或預售價格不如雙11當天價格優惠,預售價格頻繁變化或隨意隨意變動定金。」
而在非預售商品,一些平台和商家優惠活動規則設置複雜,打折、滿減、紅包、優惠券、津貼等多種「優惠」方式疊加,附加各種限制條件與使用順序,促銷規則晦澀難懂,消費者很難推算出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
同時,一些商家採取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註價格等方式誘騙消費者。還有像貝貝平台某款標稱為「一邦」品牌休閒食品「雙11」前團購價格為13.9元,「雙11」期間團購價格提升到16.9元。#
責任編輯:李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