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仕豪:漢服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人氣 616

【大紀元2017年1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爾灣報導)中華民族自古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章服之美構成了華夏民族的稱謂。臺灣中華漢服文化協會理事藍仕豪11月12日來到爾灣,在南海岸中華文化協會、美國南加州漢服協會漢服日講述「認識漢服服飾之美」。

藍仕豪表示,服裝透露了深遠的歷史和文化意涵,漢服是傳統文化的外現,他希望藉該活動讓更多人接觸漢服,才能更了解中華文化中有這麼一塊失落很久的瑰寶。

漢服基本特徵為:交領右衽、無扣結纓、褒衣大袖,以盤領、直領為其有益補充。在基本款式下,因領口、袖型、束腰等裁剪方式的不同,變化出幾百種款式。上古時期的周朝有一系列完備的冠服制度,逐漸被歸入禮制範疇,成為表現禮儀文化的方式之一。這個服制規矩深深地影響了後世三千多年的服飾理念。之後,無論裝束如何千變萬化,關鍵的要素都始終不變。

藍仕豪自2012年開始接觸漢服,曾參與臺灣2015年與2016年萬曆萬象大展漢服展區的策展,目前漢服的考據復原作品有「采彰深衣」。大學與研究所時專攻工程科學與天文學的他,在畢業之後卻醉心於中華傳統文化,鑽研漢服多年。深入之後他感嘆漢服的精神及美的境界崇高而深邃,因此想加以推廣。

藍仕豪說中華文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藉由漢服推展,他來到爾灣跟學生及所有有興趣的民眾互動,藉由漢服之美,大家共體中華文化之精神。回顧中國歷史,漢代、明代、外國人、傳教士都穿漢服,因為文化無界限,認同喜歡華夏文化,它就穿在身上了。

藍仕豪表示,漢文化講禮義、明是非、重視做人的基本道理,而這些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準則。因此,中華文化是全人類的文化,這就是漢服最深層的精神。他說,推廣漢服即是推廣禮義文化,會讓世界更美好光明。

藍仕豪表示,漢服是進入華夏文明精神境界的一扇門,比如在過年、端午、中秋等節日時穿漢服,或在花藝、茶道場合穿著,現代社會也可以讓傳統精神自然而然融入生活。

藍仕豪表示,在臺灣推廣漢服的難處,就是資金問題,目前政府合作與民間團體參與都有限,但他們不氣餒,自掏腰包也要做出成果。◇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組圖:漢服仕女畫中來 穿越到紐約中央公園的古裝少女
全球鄧氏千人穿漢服祭祖 促保鄧禹塚
分享書畫 盆栽 漢服 安省中國書畫學會聯歡晚宴
你見過穿漢服的十二星座嗎?看看哪個最可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