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自然保留區昆蟲急減 禍首疑為殺蟲劑

【大紀元2017年10月19日訊】研究今天指出,德國研究人員記錄到,數十個自然保留區裡飛行昆蟲的數量,在過去30年間急遽下降,農業用殺蟲劑可能是罪魁禍首。

儘管在歐洲及北美都已詳細記錄到蝴蝶和蜜蜂不斷消失,這份「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的報告卻是1989年以來,第一份記錄到飛行昆蟲在德國普遍減少超過3/4的研究。

研究人員相當憂心,因為這些昆蟲是重要的授粉者,也扮演食物鏈的關鍵角色,是鳥類和其他小生物的食物。

首席研究員、荷蘭奈美恩大學(RadboudUniversity)的克隆(Hans de Kroon)說:「更值得警惕的發現是,飛行昆蟲的減少發生在這麼大的區域、而且比例如此的高。」

研究人員使用具黏著性的捕蟲器,在63個自然保留區蒐集昆蟲,計算出生物總量,並記錄長期演變。

過去27年間,他們發現昆蟲數量平均下降76%,情況在夏天最嚴重,有82%。

研究共同作者、奈美恩大學的霍爾曼(CasparHallmann)說:「這些區域全部受到保護,多數也作為自然保留區管理。但即便如此,急遽減少的現象依然發生了。」

雖然研究並未明確指出減少原因,研究人員說,很多自然保留區都被農作區包圍,殺蟲劑可能是罪魁禍首。

克隆說:「整個生態體系都仰賴昆蟲作為食物或授粉者,這個發現讓以昆蟲維生的鳥類和哺乳類生物的減少有了新脈絡可循。」

他補充:「我們必須減少已知有負面衝擊的事,比如使用殺蟲劑。」

「我們也需要積極擴大自然保留區,減少接近農作區的自然保留區。」(轉自中央社)

相關新聞
飛蛾?肥鵝?傻傻分不清楚 網友修正版讓人哭笑不得
北卡龍舟節成世界文化盛事 吸引美國各族裔
台昆蟲家德里大學演說  引學生對台興趣
家裡就像動物園 墨爾本一孩子從小親自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