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王緯峻綜合報導)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每月交通費超過400元的市民可獲補貼。但外界關注計劃可能被遭「水貨客」濫用。現時計劃並不包括邨巴,業界擔心容量或因而減少兩至三成。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日在記者會介紹計劃,他表示,政府每年將動用約20億元,為每月公共交通開支多於400元的市民提供25%補貼,每月上限300元。計劃包括港鐵、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渡輪及電車服務的費用,預計逾200萬市民受惠。市民無須另行申請,使用八達通卡、月票、日票支付的公共交通費用都會納入計劃。
市民只需每月在指定時間,以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或到港鐵站、八達通服務站等指定地點,使用專設的八達通處理器拍卡,便可把上月的交通費用補貼自動轉賬至卡內。政府也會研究設立更多領取補貼地點,方便市民。當局目標是在未來三個月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通過後一年內實施。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早上出席電台聯播節目時,有上水居民致電,批評津貼計劃只惠及水貨客及旅客,又擔心計劃會加劇水貨問題。林鄭回應指,計劃已取得平衡,認為「無謂在細眉細眼的地方收緊」,又稱有時一些計劃應該大刀闊斧一點。
陳帆則在記者會上指,由於行政便利,預計有些情況或出現「超乎想像」的用途,強調若日後推行計劃時會作檢視,防止濫用。
另外,現時計劃並不包括邨巴及紅色小巴。代表邨巴營運商的兩個商會聯同立法會議員召開記者會,要求將邨巴納入補貼計劃。他們指,現時全港300多條邨巴路線,平均每日有超過20萬人次乘搭。邨巴需要經運輸署簽發營運批准,認為應將邨巴納入資助計劃內。他們擔心如計劃最終不涵蓋邨巴,會流失兩至三成客源,嚴重影響業界營運。
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認為,任何法定的公共交通工具都應受涵蓋,計劃今日去信政府表達訴求。◇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