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曉真報導)進入冬季,中國大陸多個省市遭遇嚴重陰霾侵襲,民眾不勝其苦。然而,在大陸有個比陰霾危害更嚴重、更持久的環境污染問題,已遍及大江南北,卻一直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那就是「垃圾圍城」。
「後花園」淪為「垃圾場」
早在2004年,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產國,如今每年生產10億噸垃圾,這一數字仍不斷增長。
而作為垃圾重災區的「北上廣」,情況尤為惡劣。2014年的數據顯示,北京日產垃圾已達1.84萬噸,如果用裝載量為2.5噸的卡車來運輸,卡車首尾相連可以接近50公里,相當排滿北京三環路一圈;上海日產垃圾更高達2萬噸,形象地說就是,每16天上海產出的垃圾量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廈;廣州日產垃圾量也有1.8萬噸。
垃圾量的數字還不斷攀升。北京每年垃圾量以8%的速度增長,2015年北京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達到2.16萬噸,預計2020年將攀至每天2.8萬噸。2016年,廣州每天需要處理生活垃圾約2.26萬噸,
而這些還只是不斷增加的垃圾量,現今城市的垃圾堆存量已超過80億噸!大城市周邊的很多地方,以前被譽為「後花園」,現在,卻淪為了「垃圾場」。
「垃圾圍城」致「癌症村」
如此巨量的垃圾給中國大陸的環境帶來巨大的威脅。中共住建部2013年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大陸2/3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1/4的城市已沒有合適場所堆放垃圾,而垃圾的堆存已累積侵占80萬畝土地。
「垃圾圍城」不只是城市病,農村的情況更為嚴重。據中共環境部2016年的一份報告,大陸4萬個鄉鎮、近60萬個行政村,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超過2.8億噸,數量已超過城市。
垃圾不僅侵占土地,還污染環境,嚴重危及人類的健康。據統計,大陸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資源損失價值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遠豐村,村後有座垃圾山,自1995年起,整個虎門鎮的生活垃圾都堆置於此。遠豐村垃圾山流出的黑水污染了土地和地下水。遠豐村這個僅有400人的村莊,十年間12人因患癌症死亡,被眾多媒體冠以「癌症村」。
河北省石家莊市位於黃河大道與珠峰大街交叉口附近,有一座垃圾山占地30畝左右,約與八九層樓齊平,體量巨大。當地村民反映,此地一直是臭味刺鼻,天氣炎熱時垃圾還會常常自燃。而這座垃圾山已存在近三十年,惡臭和蚊蟲讓村民們苦不堪言。
填埋垃圾猶如埋下定時炸彈
「垃圾圍城」日益嚴重,這與中國大陸的垃圾處理能力低密切相關。
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燒和綜合利用(再生循環利用)三種。填埋之法占用土地、污染環境,已逐漸被日本、瑞士、德國等發達國家摒棄,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先進的垃圾焚燒技術。
而大陸的城市垃圾,依然以填埋為主,因為這一方式處理量大、操作工藝簡單,最重要的是省錢。埋在地下的垃圾,可能導致地面沉降,產生甲烷和滲濾液,甲烷很可能帶來火災和爆炸事故,滲濾液會對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對子孫後代遺患無窮。媒體形容,這猶如在地下埋了一顆定時炸彈。
大陸農村的情況則更令人擔憂,化工廠、養殖場散發著令人窒息的臭味,農田裡地膜殘留物、農藥、化肥、食品包裝物、塑膠袋和生活垃圾處處可見,而農村大多沒有環保基礎設施,不少地方處於「垃圾靠風颳,污水靠蒸發」狀態。
即便使用焚燒的方法,在大陸的實際應用中,也由於操作不規範、垃圾分類不到位、資金投入欠缺等原因,垃圾焚燒廠排放的煙氣無法完全達標,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質、二噁英等污染物,又會造成大氣污染。
此外,在中共治下,大陸民眾普遍環保意識不強。沙灘上,狂歡過後一片狼藉;街道上,分類垃圾桶形同虛設;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袋、泡沫盒隨用隨丟⋯⋯在一些城鄉結合部,成片的桔梗菜葉、成堆的廢舊電池、成山的廢棄塑料袋成為常見的景象。
每個中國人皆無處可逃
早在2011年,自由攝影師王久良推出紀錄片《垃圾圍城》,呈現了垃圾包圍北京的嚴重態勢,亦引起眾多海內外媒體的關注。
王久良從2008年4月起,騎上摩托去追蹤垃圾車,用這種最笨的辦法尋找垃圾的最終去向,前後拍攝了4000多張圖片。
同時,王久良還藉助Google Earth上的地圖,標注了13座大型垃圾填埋場,同時根據已經去過的野垃圾場,在北京五環到六環之間鎖定了400多個具備相當規模的目標(小型的不算)。
他說:「當我最後把這些垃圾場的確切地點在地圖上一一標注,令人震驚的『垃圾圍城』赫然在目!」
而北京的處境只是大陸垃圾圍城的一個縮影,對於垃圾圍城所帶來的生態災難,每個人都無處可逃。#
責任編輯:李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