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中國南京一名大學生,以提升業績為由,讓多名同學以個人名義進行網絡貸款,並承諾他負責還款。但直到去年12月中旬,貸款不僅沒還,該學生還突然失聯。據統計,共有57名學生被騙,涉案金額超過140萬元(人民幣,下同)。
去年12月初,警方陸續接到南京農業大學的學生報警,稱該校大四學生邊某讓他們辦理網絡貸款,並承諾其自行還款,但邊某並未履行承諾。相關網貸平台向辦理貸款的學生催要欠款。而邊某更突然失聯,報案的學生愈來愈多。
南京農業大學確認邊某於12月1日擅自離校回到湖北老家,8日下午離家出走,處於失聯狀態。12月29日,邊某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孝陵衞派出所投案自首。
據悉,邊某學習成績優異,又積極參加學校活動,還是學生會的負責人之一, 在學生眼中他是一個「校園明星」,大家都想不到他會詐騙同學錢財。
南京農業大學的學生小王說,去年8月,一直品學兼優的大四學長邊某突然找到她,說自己在「名校貸」做兼職,月末需要刷單增加業績,讓小王幫忙從「名校貸」貸款,然後將錢轉給他,他再一次性地還回去。
小王禁不住邊某幾次三番的勸說,和幾位室友一起在邊某的指導下進行了貸款申請。邊某要了他們的身份證和個人信息,幫他們註冊了帳號,讓他們錄了一段視頻說是本人貸款。之後又在貸款平台打電話進行確認。邊某讓他們以考雅思托福為由進行貸款。
小王等人隨後把貸來的錢全部轉帳給了邊某,並要邊某趕緊把貸款還上,完成這次幫忙。但小王的網絡貸款記錄顯示,邊某並沒有給小王一次性還清貸款,而是按照每個月900多元的分期還款,到了11月份,連分期都不還了。此時小王還欠這家網貸平台本金23,000多元,利息7,800多元。
其他還有多名學生也有類似經歷,學生們表示,之前邊某一直說自己在想辦法還款,12月6日晚上,邊某還在跟他們聯繫,但到了7日一早就再也聯繫不上了。
邊某自首後供述,從2015年8月開始,他通過某網絡平台貸款供個人花銷。由於還不上錢,他便從不同的網貸平台借錢。至2016年初,他結識一名放高利貸的人,從他手上拿了40多萬元用於放貸。本來期望以此賺一筆,沒想到放出去的錢打了水漂。被追債後,邊某開始騙同學貸款供自己花銷。
目前邊某因涉嫌詐騙,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校園貸款亂象
近年來各種「校園貸」廣告充斥著大學校園。只要一張身份證、一本學生證,再填寫一些個人信息,就能迅速拿到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的貸款。然而,這些低門檻的背後,也暗藏著危機。
2016年10月,吉林長春7所學校的近80名學生陷入校園貸騙局,涉案金額超200萬。刷單業務的老闆申季陽讓學生通過分期購買手機的網絡貸款平台購買手機,幫平台刷業務量。刷單一筆的報酬是100元,三個月一結。但隨後不僅貸款沒還,申季陽也消失。
6月,網絡曝出一名女大學生向網絡借貸平台借款,被要求「裸持」,逾期無法還款則被威脅公布裸照給家人朋友。且借款週利息高達30%。不少無力還款的女生裸照或裸體視頻在網上被公開打包販賣。「裸貸」已經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
3月,河南大二學生鄭旭跳樓身亡,原因是他在網上的貸款越滾越大,彼時已有60萬元人民幣的漏洞無法填補。
大學裡一些沒有能力還款的學生,在威逼利誘下,甚至變成了這些平台的「下線」,通過微信、QQ、貼吧等多種渠道,向身邊的同學推薦此類貸款,從而使更多的人受騙。
網貸監管虛無
通過網絡搜索發現,中國各地的大學校園內或者校園論壇中,都充斥著大量的校園貸款廣告,各種詐騙和欺詐行為也時有發生。有專家表示,這跟網絡貸款平台不規範操作、缺乏監管有很大關係。
據《香港經濟日報》介紹,從2014年,所謂網絡借貸平台興起,「趣分期」、「愛學貸」、「名校貸」等專門針對大學生的信用貸款全面冒出,其一大特點是只要學生身份,即可以申請信用貸款,先消費,後還款。
以前只是信用卡年代,中國銀監會還專門出台文件監管,後來變成分期消費,需要透過公安、工商、工信以及金融辦等多部門聯動執法監管,其中有個網絡平台,要不要擔責及誰來監管又說不清楚。現在問題出現,日漸嚴重,是因其成為新鮮創舉,沒出事誰都管,出了事都推三托四,誰也不管,所以無法無天。
中共官媒也承認校園網貸的背後是合法學生貸款的缺位、網貸平台的大量湧現、相關法規的不完善。#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