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隨著北京市9月19日宣布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大陸共計30個省份結束了從1958年開始實行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
有分析表示,取消了二元戶籍制度後,農民在城市的各項權利要想真正達到平等,恐怕還需要一個較長期的過程。
北京市9月19日正式公布《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宣布將取消北京地區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
目前中國大陸有30個省份出台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取消了農業戶口。這些省份分別是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黑龍江、吉林、遼寧、重慶、雲南、甘肅、青海、福建、江蘇、安徽、貴州、四川、新疆、寧夏、浙江、海南、內蒙古、天津、上海、北京。
按照北京市發布的文件 ,符合條件的外地戶籍來京人員,到居住地公安部門的來京人員社區登記服務機構申領《北京市居住證》。
BBC中文網9月19日引述分析表示,將城鄉兩種戶籍合二為一容易,但是,要讓進城的農民在教育、就業、子女、醫療、社保等各方面真正平等,可能還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說,在之前的二元戶籍制下,城鄉戶籍在福利方面的差異是很明顯的,比如養老金,城市戶口相比農村戶口更多;教育和醫療方面,城市戶口相比農村戶口有更多資源。所以戶籍制度的改革,關鍵是上述各方面能夠達到平等。
中國大陸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始於1958年,當時中共制定「戶口登記條例」,把大陸所有公民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大類。
此後,持有農村戶口的人群實際上淪為社會上的「二等公民」,受到歧視和不公平的對待。
陸傑華還表示,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也要推進,目前有農民擔心失去農村戶口就會失去土地。
經濟學家王思想9月19日發文表示,實際上(中共)的土地政策是集體所有制,並非私有,農民無法獲得相應的土地收益。加之戶籍制度導致的身份歧視,令農民在農村或進城打工都面臨困境。
農村的土地分三種——耕地,建設用地,宅基地。耕地收益歸農民所有,但是非常微薄;建設用地收益歸地方政府所有;宅基地不可以賣給城市居民變現。
這是一種畸形的財富分配,所以最根本的是要把土地還給農民,這樣幾乎所有的農村問題都可以得到部分或全部解決。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