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大陸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近百億騙局日前曝光。有大陸汽車界人士表示,大陸的電動汽車造出來根本不值現在的售價,而且安全無保障,車廠就是為了騙政府的補貼。
2016年初,從2013年至2015年已獲得和已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被抽查,涉及90家主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40.1萬輛。抽查結果顯示,13.3萬輛已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中,涉嫌騙補和違規謀補的車輛總數高達76,374輛,涉及補貼金額92.707億元(人民幣,下同)。
9月8日,中共財政部正式公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相關情況,曝光了5個騙取補貼的典型案例,其中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奇瑞萬達貴州客車、少林客車等五家公司共涉及金額10.1億元。
《經濟觀察報》9月9日報導,財政部曝光的當天下午,一份更詳細的名單在各個圈子內流傳,該名單提到了20家涉及騙補的整車企業,以及89家涉及新能源車輛閒置情況的企業。至8日晚間,一份號稱更完整版的「騙補名單」浮出水面,按照該名單,被調查的93家企業中有72家企業存在騙補和違規謀補行為,涉及補貼資金92.7億。該名單與金額尚未得到權威部門確認。
財經人士葉檀9月11日在葉檀財經撰文說,據7月9日國資委的督查報告數據顯示,從2013年~2015年,中央財政共撥付新能源汽車補貼、獎勵資金284.44億元。同期地方財政年撥付補助資金合計200多億元。如果92.7億屬實,意味著18%以上是騙補。
2015年11月大陸新能源商用車單月產量超過全球其它國家之和,12月份新能源商用車產量飆升兩倍到63,525輛。很多商用車企業過去一年才賣幾百輛,但在2015年12月一個月就賣出了1000多輛新能源商用車,原因就是補貼。
葉檀表示,出於利益,地方與企業甚麼數據都敢報。制度與信用雙重成本痛擊著中國市場。從精神層面說,缺乏信仰、不知尊嚴為何物。對制度的滯後和信用的淪喪,要有充分的心理預估,連農村那點低保都能貪,沒有底線已經到了何種程度。補貼工具能少用就少用,以免成為尋租工具。資源浪費、資金浪費、人工浪費,除了造了一堆讓人分泌荷爾蒙的假數據、領了一筆無主錢之外,對社會沒有任何好處。
大陸汽車網絡達人:中國的電動車都是垃圾
微博資深汽車達人王銅根8月27日曾經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撰文說,中國的電動車都是垃圾,多數情況下,這些純電動汽車純粹是騙補貼的工具,純粹是一個幌子。
王銅根在對比了市場上售價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安全性令人汗顏的電動車後表示,目前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出現壓根就不是為了讓消費者開的。多數情況下,這些純電動汽車純粹是騙補貼的工具,純粹是一個幌子。好不好用不重要,質量可不可靠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夠吃到政策的紅利。這紅利,吃一波就走,根本沒打算長留。
王銅根說,為了快速投產,快速推向市場,快速騙取大量補貼,國產純電動車基本上走了兩條路,一是換標換造型版本的老年代步車,二是普通的汽油車直接改裝而來。
相應的,由於動力系統改變、重量分佈改變帶來的力學特性改變,國產純電動車根本不屑於去研究。能動就行。所以這些被批量生產出來的、粗製濫造的玩意兒,在質量上、體驗上、保值率上都慘不忍睹。買這樣一台車,就是買了一台超貴的質量不怎麼樣的四輪版電瓶車。
而且,還必須接受這車經常壞的現實,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很多問題4S店都修不了;這車就真別指望能有甚麼安全性了,能不自燃就燒高香了。#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