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台灣飲食作家焦桐在耳順之年,出版以六十餘種台灣蔬果為主角的《蔬果歲時記》。焦桐強調:「只有蔬果才能表現季節的節奏感。」
焦桐新書《蔬果歲時記》發表會8月3日於台北點水樓南京店舉辦, 他在新書中提到,自古以來,農民便是跟隨節氣,春耕夏耘,栽種不同的作物,依循風土,創造各種美食,所謂「歲時」,便是人們如何配合四季運行而行事,是人與自然和諧互動的體現。
「青蔥、紅蔥頭、馬鈴薯、韭菜、洋蔥、花生、毛豆、大蒜、空心菜、綠豆……」焦桐新書列出34種台灣蔬菜,他說:「沒有人能真正忽略美麗的事物。我越來越歡喜蔬菜,在市場,蔬菜最能表現季節和鄉土風情;我發現,飲食文化越深刻的地方,越熱愛蔬菜。」
「香蕉、草莓、柑橘、蓮霧、青梅、芒果、玉荷包、荔枝……。」焦桐臚列31種台灣水果,他說,台灣堪稱水果之鄉,好吃的水果,諸如旗山之蕉,三灣之梨,拉拉山之水蜜桃,恆春之蓮霧,玉井之芒果,南投之鳳梨,高雄之荔枝,彰化之葡萄,屏東之龍眼……。」
焦桐《蔬果歲時記》
焦桐說,古往今來,農民們依循節氣變化,栽種適時蔬果,以求收穫豐碩。農諺:「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筍,八月芋,九芥藍,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指白菜)。」他強調,購買與食用當地當季的新鮮蔬果,美味,平價,保護環境也保護人體,令飲食配合大自然的節奏。
「不像肉品以肉質香(Osmazome)征服吾人的味覺」,焦桐認為,蔬菜表現雲淡風輕的美學。蔬菜之美,即在清淡,更能貼近原味。味蕾若疏於品嚐清淡之味、習慣了重口味,就變得呆滯昏眊,再難以欣賞萬事的原貌。「唯高明的庖人能令各種食材表現各自的優點,唯舌頭敏銳的美食家能欣賞清淡味。」
焦桐說,食物精緻、清淡到一定程度,必須仔細品賞,認真吟味。尋找美食即是尋找美。他期許能透過文化的力量,影響大眾關於飲食的思想、進而改變飲食文化。人們先認識土地、了解地產,會是改變環境及自身的一大契機。當休耕、農藥、食安、氣候變遷、基因改造等讓人焦慮的因素充斥,食物更不該面目模糊、味道也不能虛應故事。
今天(3日)的新書發表會,知名作家小野、美食家葉怡蘭、文化部政務次長楊子葆、廣告天后余湘、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前司法院副院長謝在全、資深媒體人陳國祥、趙少康等齊聚。點水樓及知名台灣果醬品牌「在欉紅」攜手,配合書中提及的台灣蔬果,提供多道精緻的蔬果料理,讓現場來賓親身體驗蔬果入菜的美味。
責任編輯:李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