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詩仙李太白

【千古英雄人物】李白(5) 五絕聖手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詩仙李太白(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4475
【字號】    
   標籤: tags: , ,

出口詩賦,動筆文章

李白少年時代學習範圍廣泛,除儒、釋、道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好劍術」(《與韓荊州書》)。他很早就鑽研道家修煉,喜歡隱居山林,求仙學道;同時又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李白青少年時期在蜀地所寫詩歌,留存很少,但像《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顯示其卓越才華。

李白詩縱放自如,飄逸灑脫,動筆新奇,意境奇偉瑰麗,上天入地,修煉所見,神界仙境,軼聞傳說,均熔鑄於詩篇中,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其詩句又如出水芙蓉,不假雕飾,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將中華千古詩歌藝術推至不可逾越之高峰。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

李白創作樂府詩大概有一百四十多首。歌行是從古歌謠、古樂府發展而來之一種自由體詩歌形式。李白之歌行,打破了詩歌創作固有格式,以句式長短變化和音節錯落,呈現出滌蕩迴旋的氣勢。像《蜀道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等都是讓人蕩氣迴腸之作品。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新唐書‧李白傳》)

《蜀道難》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月夜,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蜀道難》,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瑟調曲」中調名,內容多寫蜀道之艱險。今存《蜀道難》詩除此之外,尚有梁簡文帝二首、劉孝威二首、陰鏗一首、唐張文琮一首。李白此詩大約是在長安送友人入蜀而作。

李白詩《蜀道難》。(公有領域)
李白詩《蜀道難》。(公有領域)

五絕聖手

李白一生留下諸多優美古詩、律詩、樂府詩,其中李白之絕句又獨受好評。清康熙年間曹寅主持編撰《全唐詩》收錄李白五言絕句八十六首。明高柄選編《唐詩品彙》選錄李白五言絕句二十三首,並把李白列為五言絕句正宗詩人。《唐詩三百首》選錄李白五絕三首。李白五絕歷來很受人們喜愛,有許多五絕達到婦孺皆知、膾炙人口之程度。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尤佳;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並至極境者,只有李白一人。正如李陽冰所說:「陳拾遺橫制頹波,天下質文翕然一變。至今朝詩體,尚有梁、陳宮掖之風,至公大變,掃地並盡。」(《草堂集序》)

明朝胡應麟曾在《詩藪》中說:「太白五七言絕,字字神境,篇篇神物。」李白絕句,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做到自然天成、真實簡煉而又內涵豐富。先賞詩仙太白佳作。

李白(大紀元製圖)

詩仙名篇《獨坐敬亭山》短短四句刻畫出修道人人山渾然合一、清淨中冥思獨坐之樂趣。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首五絕作於天寶十二載(753年)秋李白遊宣州時,當時李白五十二歲,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此詩文字非常直白淺顯,讀來卻唇齒留香、餘音裊裊,寫出李白獨坐敬亭山時情趣。

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北。李白寫敬亭山詩有四十五首,《獨坐敬亭山》成為其中之千古絕唱。歷代文人追尋李白足跡,上敬亭山揮毫潑墨,自唐至清,有三百多位書畫名家在此留下近千篇作品。

這首平淡恬靜絕句之所以如此動人,在於詩人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高度融合而構成「寂靜」之境界。動也是靜,靜亦是動;「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是動中有靜,高飛群鳥,飄浮孤雲,襯托出敬亭山之寂靜;「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是靜中有動,詩人和如詩如畫之敬亭山靜靜相對,百看不厭。

《九日龍山飲》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根據李白年表,這首詩寫於寶應元年(762年)。詩人當時六十一歲,在當塗小住。風落帽,龍山上有著名落帽台遺蹟。東晉時期,大將軍桓溫在重陽佳節率領幕僚到龍山,登高、飲酒、賞菊、食九黃餅,其參軍孟嘉也在其中。席間一陣山風吹過,吹落孟嘉頭上帽子,他卻渾然不知,依然風度翩翩。桓溫湊趣命孫盛作文戲弄孟嘉。誰知孟嘉不假思索,即席對答,出口成章,在座之人無不驚佩其才思敏捷、氣質不凡。後世每用「落帽龍山」形容風度倜儻閑雅。

九月九日重陽節,李白在龍山(今湖北江陵西北)飲酒,菊花各處盛開,無論詩人去到哪裡,都看到朵朵綻放黃花向他微笑。醉裡看風落帽遺址,追思古人瀟灑;明月下暢飲,觀賞月中仙子翩翩起舞。最後以「月留人」收尾,留下一幅詩人與月宮仙子互動之生動畫面:詩人沉浸在此脫俗忘塵、月明風高之境;而月宮仙子也用翩翩仙舞來表達惜別不捨之意。

最著名之一首當數《靜夜思》,是李白詩中最膾炙人口之千古名篇。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一詩寫於開元十四年(726年)舊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時年大約二十五歲,寫作地點在當時揚州旅舍。其另一首詩《秋夕旅懷》當為《靜夜思》續篇,亦同時同地所作。《靜夜思》自問世以來,幾乎每一本唐詩詩集都收錄。

李白《靜夜思》。(公有領域)
李白《靜夜思》。(公有領域)

這是一首五言絕句,全詩僅短短四句,每句五個字,共二十個字,卻意味深長。字面上表達一位遠在他鄉的遊子對故鄉深深懷念之情;用平淡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信手拈來,沒有任何造作之痕,無怪後人讚為「妙絕古今」。

但其有著更深之意境。「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思故鄉,回家鄉便無煩惱而即得幸福?非也!世間多少人住在家鄉,煩心之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煩惱無限,何論幸福?也許李白所指之故鄉並非人間之家鄉,因他是詩仙、謫仙,其之所以先「舉頭望明月」然後「低頭思故鄉」,即是聖潔上天才是其心靈、精神故鄉,舉頭望之,低頭思之。謫仙、詩仙李白身在紅塵中,時時思念聖潔美好之真正天上故鄉,這才是此首詩背後內涵,才是其所以膾炙人口、千古流傳的真正原因。千古以來,多少世人吟誦此詩,其內心深處欲返本歸真之本性因被觸動而產生共鳴,雖不能瞭然悟道,卻無名欣悅,正是此詩打動人心高明之處!

南宋梁楷作《太白行吟圖》,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公有領域)

宋朝大文豪蘇軾亦有一名篇流傳千古。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東坡「我欲乘風歸去」之「歸」,意境與詩仙李白應屬一樣,只不過宋朝之時,人類道德繼續下滑,神性減弱,所以其後加「又恐」二字,足見其與詩仙之差距。

一千三百多年後,2015年3月21日「世界詩歌日」,聯合國郵政發行一套郵票,分別選取英語、西班牙語、漢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六種不同語言代表性詩歌,於郵票畫面呈現。漢語詩歌則選取李白之《靜夜思》。

詩仙五絕詩謎《為許雲封命名》

樹下彼何人,不語真吾好。
語若及日中,煙霏謝成寶。

李白友李謨天寶初年喜得外孫,請李白為外孫起名。酒後李白趁醉意寫下此詩。李謨看不懂這首詩,李白笑著解釋道:「你仔細看看,你外孫名字就在詩中!樹下人是木子,為『李』字;不語是莫言,合起來是『謨』字;好是女子,女兒之子即『外孫』;語及日中是言午,合起來是『許』字;煙霏謝成寶,煙霏是雲,成寶即封中,乃『雲封』也。這四句詩連起來,即『李謨外孫許雲封』。」(《全唐詩‧諺謎》)#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之李白】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後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書坑儒」,並將其當作秦始皇殘暴,毀壞歷史、文化之所謂依據,不知真正準確史實。為正視聽,還原歷史真貌,本節將細述「焚書坑儒」史實、原委及意義。
  • 韓信,史稱「國士無雙,兵仙戰神」。他創造了一個歷史,五年之內結束了秦朝末年天下群雄逐鹿的混亂局面,中原大地再次統一。漢得天下,皆他之功。他成就了一段神話,戰必勝、功必克,千古無二的霸王項羽亦是其手下敗將。他乃歷史上多少年不遇的大根器之人,懷王霸之志,忍胯下之辱,無故加之而不怒,完美詮釋大忍之心。
  • 人生百年,相比人類長河之歷史,微不足道!即使較之這人類最後五千年文明史,亦不過白駒過隙。然欲造就人類辨真偽、識善惡及應對各種世事之思想、能力、行為,則是漫長、巨大之靈魂加工工程,非一朝一夕所成,非一生一世可就。創世主通過漫長歲月對具有神佛體形卻無神佛思想及能力之人類一點一點注入思想內涵,培養諸方面能力及行為,包括讓人類所稱之「自然現象」——風、雨、雷、電等成熟亦需要時間過程。很多人類應有之思想情操、文化底蘊、修養內涵,皆通過幾代人或一整個朝代,多少眾生參與所完成。
  • 韓信打下漢室天下,享受戰果卻詭計多端厚顏無恥的劉邦,將叱吒風雲功高蓋世的一代戰神蒙上「謀反」的罪名冤死在長樂宮中,留下一段千古遺恨。
  • 魏武大帝曹操瑞應黃星,真人下世,撥亂治世,天下莫敵。曹操造就中國文學史上黃金時代之建安文學,使中國神傳文化在長期戰亂、社會殘破背景下得以承傳興盛。其武學巨著及用兵計謀為後世歷代兵家推崇傳揚,故後人稱「言兵無若孫武,用兵無若韓信、曹公」。曹操杜絕官民淫祀,剷除低靈亂鬼,扶持道教初生,致魏國上下習道成風,舉國清平。
  • 堯、舜、禹三位聖君上次滔天洪水後開創本次人類中華五千年神傳文明,教化人民,重德崇道。秦皇漢武一統天下,開疆擴土,欽定國家體制,確立思想文化體系。三國之時,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聯袂上演千秋大戲,圓滿詮釋「義」之內涵。這些千古英雄人物雖處不同朝代,皆致力於開創、保護神傳文化;亦與不同天朝眾生結緣、演繹新朝新文化。一幕幕大戲,驚天地、泣鬼神,轟轟烈烈,光耀寰宇。
  • 作為中國神傳文化鼎盛期的唐代,其繁榮文化就世界而言,可稱得上無與倫比。
  • 茫茫宇宙大穹中,生命無量無計。不同天體體系亦有不同生命、不同生命特點及其文化特色。當創世主允許不同天體體系將其生命精髓、其特有之文化帶進人類,在人間結緣演繹,並能夠讓這些生命及其文化將來有機緣進入新大穹,遂有人間中土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眾生一朝文化的現象出現。
  • 李白於唐中宗元年(701年)生於四川廣漢(今彰明)青蓮鄉,此地原名清廉鄉,後因李白號「青蓮居士」而改名為「青蓮鄉」。其母夢見長庚星墜入懷中;長庚星即太白金星,所以為李白取字太白。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稱李白是「太白星精」,范傳正後來為李白撰寫碑文時,亦用這一說法:「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咸所取象。」
  • 唐孟棨《本事詩‧高逸》稱:「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捨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歎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賀知章如此欣賞《蜀道難》,因沒帶酒錢,遂興奮地解下衣帶上之金龜換酒與李白共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