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8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清兒綜合報導)北戴河會議後,就上海的城市規劃及上海樓市調控等問題,上海當局密集遭到外界的炮轟和質疑。有學者表示,上海有的地方過於現代化,走過了頭,沒了自己的文脈;有的地方又欠發達,理念還不夠先進。
財新網文章質疑上海城市規劃政策失當
8月22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發布,並向社會啟動1個月的公示期。該草案有兩點引入注目:一是將上海2040年人口調控目標設定為2,500萬;二是要求上海規劃建設用地「負增長」。上述規劃草案一出,引來外界一陣批評聲。
8月25日,大陸財新網發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的文章認為,上海的兩個規劃目標,都有悖於以人為本的原則,而且嚴重脫離實際,如果真的實現,不僅會制約上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會惡化上海市民的生活品質。
文章質疑,與人口控制目標同樣離奇的是,規劃草案竟然要求建設用地總規模「負增長」;這無疑將進一步人為加大上海建設用地的短缺。2015年上海僅耕地面積就還有1800多平方公里,相當於上海現有建設用地的60%。上海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沒有必要保有耕地來滿足某種人為設定的農業自給率。
文章稱,規劃草案要求建設用地「負增長」,完全屬於作繭自縛,自限發展空間的小農思想,與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應有的格局相去甚遠。
上海規劃草案留給人們的印象是在把人口當成負擔來抑制。目前在上海工作的年輕人中,外地戶籍人口已占到一半左右;這些人是自我選擇來上海,是創新和創業最活躍的力量,但嚴格的人口控制和土地限制政策,將使得上海變得更加擁堵和封閉。高不可攀的房價以及對學前和學制教育的投入不足,讓他們難以在上海安居樂業,被迫少生甚至不生孩子,其中很多人最終可能不得不離開上海。
與財新網批上海城市規劃相呼應,8月22日,大陸新華社旗下的《經濟參考報》刊文《瘋狂「地王」欲掏空實體經濟》批上海的樓市,認為上海政府對房地產預期管理失效。
報導引用很多署名的網民觀點來炮轟上海樓市,認為超級地王的產生是上海出台新的樓市調控之後,批新樓市調控政策不起作用,上海市府不是真心地抑制資產泡沫云云。
港媒:公權力利用土地壟斷謀取暴利 非常卑鄙
港媒東網8月27日王思想的評論文章則說,上海方面為何提出減少土地供應?很有可能是為了哄抬當前房價。大家都知道,高房價的最大受益者是各級政府。房價越高,土地拍賣價格就越高,政府腰包就越鼓。各地政府嚴令房地產商不准降價銷售,就是這個原因。
文章說,為什麼說是為了哄抬「當前」房價呢?因為,對於以後的房價,現任政府官員是不關心的,他們只關心自己當政這幾年,房價是否能維持在高位,讓自己有錢花。下台後哪管洪水滔天。
文章還說,上海此次的規劃,核心內容就兩個控制:人口總數控制在2500萬,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內。這兩條內容,從百姓生活幸福的角度講,控制人口是對的,控制土地是錯的。這個實行的是土地公有制,每一寸土地都被政府控制;公權力利用土地壟斷謀取暴利,是非常卑鄙的。
熊玠:上海有的地方走過了頭
8月26日,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刊登《習近平時代》一書的作者美國政治學教授熊玠的專訪。就對上海的印象和對上海發展提一些建議,熊玠說,上海有的地方過於現代化,走過了頭,沒了自己的文脈;有的地方又欠發達,理念還不夠先進。
另外一個是不夠現代化。比如,在上海汽車可以紅燈右轉。這個在紐約市中心,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紅燈右轉時,多數也是行人綠燈過馬路之時,這樣就容易引發汽車撞倒行人的事故。
熊玠還說,西方經過200多年的發展,現在社會的核心理念是保護「人」。體現在交通上,在汽車與行人發生衝突時,社會或者法律首先要保護行人。比如上海,還是應該學習並仿效先進的理念和做法。
還有一個問題,上海停車很不方便,當然大城市停車難是通病,上海地面上高樓大廈林立,車水馬龍,城市建設很漂亮,可是地下停車系統似乎跟不上地面上的現代化。
熊玠表示,雖然他提的是三個生活中的細節,但這對發展中的上海,需要在哪些方面繼續完善,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
熊玠認為,從大的角度來說,上海在金融方面,還要繼續發展壯大。這是他從國際大城市發展趨勢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提出的一點建議。此外,上海如果想取得更大的成功,人才是重要的支撐力量。如果要留住人才,就應該保持開放的傳統。
分析:上海官場有可能發生變化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表示,在北戴河會議後,上海當局的政策和做法密集遭到外界的公開批評和質疑,這很不尋常。這或許是一種信號,上海官場有可能發生變化。這之前,有關韓正要調離上海的消息不斷。#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