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8月26日訊】最近有人提出,中國人應有自己的「國服」;然而某位專家卻在一次講座中得出了「不容易」的結論。他的理由是,「如果要恢復明朝以前那種寬袍大袖的傳統服飾,很難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生活」;「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穿一個民族的服飾」;「歷史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動力,但這和恢復穿著古代著裝是兩碼事」。
在講座中,這位從事文物及考古研究的專家著重介紹了「中國服裝史上的四次大變革」。他似乎想要藉此表明,不同朝代的傳統服裝,是經歷了多次變化的。因此,並沒有哪一朝的服裝能作為「國服」,來代表中國。看來,如今的專家也跳不出「中國太大、歷史太長,不好管理」的窠臼。對他們來說,多民族似乎是文化統一的障礙,而多朝代則是追根溯源的羈絆。
如此說來,我們倒有點羨慕周邊那些繼承著中國某一朝代或某一時期的禮儀、文明的亞洲小國。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越南有奧黛,印度有紗麗……,若把這些「國服」的歷史往回倒騰,誰也無法否認,無論是從服裝樣式、還是從服制背後的文化上,都能體現或折射出華夏文明的遺風、遺韻。也就是說,即便地處鄰邦,也是因為得益於華夏民族對其施行的道統、文明的教化,才有了該國、該民族的延續和壯大。而如今生存在中國領土上的「少數民族」,在過往的歲月中,也同樣符合著類似的歷史變遷以及發展規律。
儘管56個民族需要在一個國家中共融、共處,然而在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卻存在著先後、主賓之別。眾所周知,今時今日的漢族起源於華夏族,而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是中原之外各個民族有目共睹、且都推崇備至的。因此,民族再多,也無法超越漢文化的鼎盛之勢、無法抹殺華夏民族的教化之恩;歷史再長,也無法讓漢民族的世世代代否認,自己是炎黃子孫、是華夏文明的繼承人。
既然中國的血脈與根基都應上溯到華夏文明的開啟之時,那麼,在任何一種能代表中國的文化行為及現象上,就應該有所凸顯、有所反映。尤其是當現代意識、多元文化越來越強烈的衝擊著人們的視野、左右著人們的審美需求時,作為華夏的子民,就更不能忽視對道統的尊崇、對古老文明的傳承與發揚。而讓所有的中國人都有機會穿上自己的「國服」——漢服,就正是一種用來表達國民不忘傳統、重視禮儀的極佳方式。
中國之所以要將「漢服」定為「國服」,是有著無法撼動的歷史原因的。早在《史記》中就曾記載,「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到夏、商、周時,中國的漢服體系便形成了最基本的雛形,即「上衣下裳制」。這一服制既符合了先祖們所持有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與信仰,也從廣義上界定出,漢服不只是漢朝時人們所穿的衣服,而是從上古時期的堯舜禹一直到清朝以前、歷朝歷代的漢族人所穿的服裝。即便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出現過另一種略有不同特色的「深衣制」,但這種服飾的特點也同樣表現出了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與價值。
既然我們不必拘泥於一種樣式,也不必非得選出一個朝代作為代表,加之起源於華夏文明的漢文化如此深邃、強大,並且穿漢服的意義更在於遵循天道、禮儀、傳承古老文明,那麼將「漢服」定為中國的「國服」,也就順理成章了,哪有甚麼「不容易」之說呢?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相比將漢服定為國服的「不容易」,人們能在意識中形成對傳統文化的正確認知與瞭解,則顯得更為艱難。當大量的歷史真實在毛時代的歷次運動中被掩埋、摧毀,繼而又在此後的歲月中通過各種人為的方式被惡意抹黑、歪曲、篡改,中國人最終能獲知的歷史片段、能感受到的文化內涵,其實已是極為有限了。
那些被洗腦教育灌輸了諸多偏見的中國人,他們對歷史的認知往往只停留在封建糟粕、專制帝王、落後守舊等這些被曲解了內涵或被刻意放大的負面信息上。從未親身體驗過「華夏」一詞本身所蘊含的文化繁盛、充滿著無限華彩之意的中國人,又怎能想像出那些絢麗多姿、璀璨華美的古代漢服到底是如何裝點中國幾千年的文明以及歷朝歷代的?既然頭腦中缺乏具象、生活中又缺少感知,那麼中國人要真能領悟到漢服成為國服的重要性,也確實是太不容易了。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