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女教師劉伶利,因患癌被開除的事件引發各界強烈關注。隨著報道的深入,博文學院院長陳玲逐漸成為焦點,最近媒體曝光其博士身份及學術身份假造,而那些榮譽稱號也都來自於「山寨社團」。
院長陳玲學歷造假
據博文學院官網「學院概況」欄目下「學院領導」中,陳玲的個人簡歷顯示,1965年出生的她於2013年1月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畢業,是北京大學研究員、訪問學者。
據澎湃新聞8月24日報導,北師大官網上2013年1月被授予博士學位的人員名單中並沒有陳玲的名字。8月24日,北京師範大學表示,該校從未授予蘭州交大博文學院院長陳玲博士學位。
而就其簡歷中「北京大學研究員」、「北京大學訪問學者」身份,8月24日,北大宣傳中心負責人回覆:「昨與人事部門核問,學校正式在編教師中無此人。」但該負責人也表示,北大有上百個虛體研究機構,由於不知陳玲具體的學科專業,難以確鑿查證。
《甘肅日報》2013年4月1日10版刊發的《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十年來堅持特色發展》一文中,曾提到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教育與人力資本研究所之間的互動往來。8月24日,北大方面證實,該校民營經濟研究院已經停辦。
據自由亞洲報導,一位知情人表示陳玲本人直接涉及到學歷作假,購買虛假榮譽用於宣傳等。
他說:「假文憑,百分之百假的,實際文憑是小學文憑。陳玲啊,她有一個特點就是給自己會買一些榮譽。什麼甘肅省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員呀,她所有的這個榮譽證書,全部是買來的。當時他買這個榮譽證書的那個,就在甘肅省政府斜對面有一個叫泰升(音)大廈那個樓上。那是一幫騙子,那個東西應該是假的,好幾年前買的,掏了二三十萬。」
榮譽稱號亦含水分
博文學院官網上其簡歷中還顯示,陳玲獲得了各種組織評選的一系列榮譽稱號,但這些授予稱號的單位本身都是山寨團體。其榮譽稱號包括:
1. 「2010中國教育管理與創新先鋒人物」——授予單位為「中國教育協會」;
2. 「全國教育事業十大創新人物」、「中國十屆教育功勳人物」——授予單位為「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會」;
3. 「中國民辦學校十大知名校長」、「感動中國十大民辦教育人物」、「中國民辦教育創新改革傑出教育家」——這些稱號則來自於「中國民辦教育家協會」。
在民政部2016年8月16日在其官網上公布的《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目前掌握的「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中,「中國教育協會」位列第455號,「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位列第482號,「中國民辦教育家協會」則位列456號。
曾是房地產公司董事長
根據《甘肅科技》2006年08期《育人為本特色辦校為培養社會有用人才而鞠躬盡瘁》文章介紹,陳玲2002年以前擔任建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2002年後投入巨資依託蘭州交通大學創辦了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
網民隨後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甘肅)」中搜索該房地產公司,查詢顯示:這個建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2000年註冊的,2013年後是兩人出資:一人為陳玲(3,600萬),另一人為王吉祥(2,400萬)。
根據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官網,查到現任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名叫王吉祥。
在建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013年年度報告中,其「投資設立企業或購買股權企業名稱」一欄顯示為「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
道歉賠償背後的黑幕
8月23日,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院長陳玲向劉伶利的父母道歉。隨後,校方與劉伶利家屬達成和解,並簽署了《和解協議書》。除了補發的工資57,600元、喪葬撫恤金14,400元,還將補償所有醫療費40萬元、親屬救助金6萬元、撫慰金4萬元。
《京華時報》8月25日發表評論文章稱,道歉賠償不是終點,起底陳玲也並非目標。劉伶利事件已揭開了博文學院亂象的蓋子,監管部門乃至司法機關該介入了。
文章表示,如果陳玲學歷造假屬實,該不該承擔責任?另外陳玲身上的那些榮譽稱號,是不是花錢買的,需要求證,含金量不高則是事實。
文章引述有業內人士之說:一些獨立學院在辦學中假借政策之名搞「假獨立」「校中校」和變相雙軌制,存在違規招生、亂收費、董事會管理混亂、教學質量低下、辦學出現短期行為等亂象。文章認為,獨立學院不是獨立王國,博文學院的情況如何,也要調查一番。
據自由亞洲8月24日報導,一名當地人士劉先生表示,蘭州交大博文學院的老闆陳玲願意補償50萬試圖平息事件,是因為事件被曝光之後,引發了強烈的關注,很多人也擔心會牽出更多的黑幕,也給陳玲施加了壓力。他認為,此事不僅僅是學校冷漠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運作體系出了問題。
他說:「再深挖的話,可能扯出其他的官商勾結這一類的事。這個問題的根本是我們這個制度的失衡。這種制度不改變,這種事情每天都會發生。」
另一知情人透露,陳玲的博文學院每年的招生指標約3,000多人,在甘肅的民辦學校里高居前列,而很多別的學校的招生指標,則一直被甘肅省教育廳卡住。這也一直讓他們覺得奇怪。而對於民辦學校來說,招生指標就等於巨額的金錢收入。
報導稱,當地另一名要求匿名的人士透露,蘭州交大博文學院這樣的問題,在當地並非個例。就在博文學院附近,還有一所外語職業學院以及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因為學校的工資和課時費都很低,很多老師同時在三個學校里代課,以增加一點收入。附近一所民辦高校的院長馬某,基本是文盲,更不懂外語,但他居然是外語學院的院長。
教育產業化造成高校貪腐
報導引述教育記者陳先生的話說,中國的民間辦學是圈錢是公開的秘密,也正因為其暴利空間,要獲得類似蘭州交大博文學院這樣的省管獨立學院的辦學許可,非常困難。需要涉及到無數的部門和機構。
他說:獨立學院的主辦者,一般都是有高官在背後做支撐。要不然他沒有那個能量,把一個學校辦起來。並且它的審批也很難,就是說自己有一個投資意向,有資金了,首先是要跟合作的公辦學校雙方一起準備資料,向教育廳提出審批。在興辦的過程中,它一定牽涉到土地。先要通過土地管理部門去取得土地的使用權。他的收費標準,是要通過經貿委(實為發改委)審批。甘肅省教育廳審核通過後,教育部還要審核批准,非常複雜。
陳先生還認為,此次蘭州交大博文學院曝出的風波,包括院長將學校變成夫妻店,母子店、都是現有的民辦院校里非常普遍的現象。這僅僅是中國民辦高校黑幕的冰山一角。
自上世紀90年代江澤民推行「貪腐治國」政策後,陳至立上任教育部長便搞出「高校擴招」和「教育產業化」。這些直接導致中國教育界亂象叢生,教師素質下降,亂收費、權錢交易、學術腐敗在大陸校園盛行。尤其「教育產業化」所造成的問題,一直為民間所詬病。
2004年7月《新聞週刊》曾披露,當時中共為了轉移自己向教育投資的壓力,一度提倡「教育產業化」,使教育掙錢成為大陸學校的普遍風氣,間接造成了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
所謂「教育產業化」,就是鼓吹要像興辦工商業一樣興辦國民教育,要像辦企業一樣辦學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的產品必須商品化、市場化,並以盈利為目的。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