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近日,瑞士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共政府開始對債務纏身的金融體系進行清理,但如果要達到可持續債務比率,仍需要高達2萬億元的額外資本並處置4.5萬億元不良貸款。
瑞銀研究稱中國仍需處置4.5萬億元不良貸款
瑞銀通過對中國765家銀行的分析發現,中共政府早已經開始清理債務纏身的金融體系,在2013~2015年間的減值貸款高達1.8萬億元人民幣(2710億美元),同期銀行業共籌集資本6,200億元,但仍遠未達到可持續債務比率的正常情況。
根據瑞銀估計,中國的銀行業仍需要高達2萬億元的額外資本並處置4.5萬億元不良貸款,才能使資產質量恢復到可控水平。
瑞銀分析師Jason Bedford在報告中認為,各地銀行業重組進程差異非常大,一些地區籌資和沖銷壞賬的速度比其它地區慢得多,如內蒙古、黑龍江、山西和遼寧等經濟受衝擊嚴重地區,重組進展比南部和沿海地區的同行緩慢很多。
此外,上市和未上市銀行之間也存在巨大差異。比如,未上市銀行在這兩年里募集了超過2,200億人民幣,遠遠超過瑞銀估算的上市銀行所募集的380億元,而未上市銀行占銀行業總資產的比例僅有20%。
不過,所募集資本的質量仍讓人感到一些擔憂,鑒於許多上市銀行的股價低於淨資產,它們紛紛選擇發行優先股來籌資。此外,中國的銀行籌集資本以填補資產負債表漏洞或為進一步信貸增長提供資金支持的程度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Jason認為,如果信貸——貸款以及影子銀行貸款——以GDP增速兩到三倍的增長率運行,那么正在採取注資和清理不良資產的措施可能被不良貸款的增長所壓倒。
研究稱中國銀行業不良資產或高達15萬億元
長期以來,中共政府的金融體系改革進展緩慢,原因在於中共體制導致銀行業負債纍纍,尤其在中共前黨魁江澤民當政時期,貪腐盛行使銀行成為中共權貴階層為撈取資本和政績的「錢包」,導致銀行業不良貸款急劇增加。
中共官方公布的2016年一季度末數據顯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約1.4萬億元,創11年新高。
中共官方數據長期以來不足以令外界採信,僅能用來參考。對於中共銀行業壞帳究竟有多少,不同的研究機構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和統計範疇得出不一樣的數字。
2016年5月,法國興業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估計,中國銀行業約有15萬億元不良資產,這相當於2015年GDP的22%,銀行總資產的7.5%。銀行業資產重組,中國銀行業的整體損失可能會達到8萬億人民幣。
中金公司一份報告認為,中國銀行業悲觀情形下不良資產率可以達到8.1%。如果經濟持續低迷,不良資產率將在高單位數到低雙位數之間。如果整體信用敞口的不良資產率為8%,則不良資產可能達到約10 萬億元。
今年2月,對沖基金黑曼資本管理公司創始人Kyle Bass曾拋出更加驚人言論,放言中國銀行業股本虧損可達3.5萬億美元(約合23萬億人民幣)。
Bass稱,從歷史上看,在不良貸款周期里中國的銀行業失去的資產遠遠超過10%。過去十多年來,中國的銀行體系資產已增至34.5萬億美元,如果中國的銀行體系失去10%的資產,中國的銀行將失去大約3.5萬億美元的巨額股權損失。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