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遊戲成青少年心魔 或改變大腦活動規律

人氣 6614

【大紀元2016年07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硯編譯報導)電腦遊戲可以說是青少年的心魔,青少年時常在家裡或在外面網絡上玩電腦遊戲,不但浪費金錢和時間,也會影響甚至荒廢學業。玩電子遊戲給個人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的弊端,已多次被專家警告。美國最新研究還發現,沉迷電子遊戲或將改變一個人的大腦正常活動規律。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綜合神經學科教授莫茲尼(Michael Merzenich)在《電子遊戲對大腦的影響》學術論文中提到,網絡上癮有可能導致精神障礙,包括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和社交障礙等問題。網絡上癮在臨床、合併症及神經生物學研究上,被列為「行為成癮」的一種病態表現,或被視為衝動式控制障礙。

沉迷電玩 等同毒品上癮

文章提到,神經影像學研究已經證明,人們在上網玩遊戲時,其大腦活動方式被改變。研究發現,人們對電子遊戲的上癮後,大腦區域對遊戲產生的依賴性,如同那些對毒品上癮的人。

這些被電子遊戲刺激的大腦區域包括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前額皮層、海馬旁回、伏隔核、丘腦和尾狀核。人們在網絡成癮或玩電子遊戲成癮後,可能導致在學習、社交、工作、發育及行為方面出現功能障礙,與人們對其它事物上癮後產生的功能障礙相類似。

研究發現,每日晚電子遊戲超過4小時或每週超過30小時的人,更難擺脫遊戲對自己的不良影響,從而造成惡性循環:玩的時間越長,越難離開,進而造成學業和工作業績的下降。

其它的問題還包括正常生活規律的打破,如白天睡覺,夜間打遊戲;用餐時間無規律;個人衛生狀況惡化。當家人勸阻其停止玩遊戲時,遊戲者表現出易怒、衝撞或暴力行為。

其他因玩遊戲上癮的病者,還表現出為上網玩遊戲花費大量財力,有的人甚至在3個月內就花掉3萬美元。有的病者因沉迷遊戲而不去找工作,或不參加應有的社會活動。

研究顯示,在經常玩遊戲的人中,1/5的人會發展成癮,或者說4%到10%的學生及年輕人成為遊戲上癮者。

電玩或改變大腦活動規律

有的學生對各類電子產品和媒體節目如此上癮,以至於有的人每天花在屏幕前的時間超過10小時,即一天有或超過一半的時間在屏幕前度過,他們大腦在成長過程中的活動形式,已經完全不同於網絡時代前,人們大腦的正常活動和發育狀況。對於這方面的研究,科學界還處於初期階段,更多和更深入的研究正在陸續開展中。

目前為止,人們普遍瞭解的沉迷電子遊戲為人類大量的害處包括:

1)使青少年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暴力和色情網站,引致他們的心理發育成長不健全;
2)沉迷網上遊戲,會影響學業和工作的正常開展;
3)長期使用互聯網會浪費財物;
4)上網時可能會結識不好的朋友,令自己也變壞;
5)影響視力,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眼疾等。

韓國政府將電玩列為上癮物

韓國政府今年3月首次把電玩遊戲與毒品、酒精一樣歸類為上癮物,並進行管理,也是全球第一個這麼做的國家。早在2013年,韓國執政黨新世界黨議員就提出「上癮預防管理及治療法案」,將電玩遊戲歸類為上癮物,但因業界和文化體育觀光部反對而作罷。

如何擺脫電子遊戲、網絡及電子產品為人類,特別是青少年帶來的負面影響,依然是擺在教育者、家長和科技界面前的一項難題。#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全球首例 電玩視同毒品 韓國列管
控制孩子屏幕時間 美國媽媽發明新設備
兒童玩電子遊戲一天最長達18小時
孟醒:現代科學不適合人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